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57)
期刊(1995)
学位论文(543)
图书(235)
视频(72)
会议论文(63)
人物(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057)
期刊 (1995)
学位论文 (543)
图书 (235)
视频 (72)
会议论文 (63)
人物 (15)
按年份分组
2015(72)
2014(2622)
2013(614)
2012(648)
2011(612)
2010(524)
2009(255)
2008(271)
2007(140)
2005(28)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28)
其它(727)
客家研究辑刊(154)
嘉应学院学报(5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6)
深圳侨报(50)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4)
人民之声(3)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曾宪梓:“解放牌”资本家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晚报精华·往事与旧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生活了,在国外是三等公民、二等公民,受到很多歧视,找工作也找不到,陆陆续续地就回来了很多。 1985年10月1日,我还是香港客家商会会长,我想香港将要回归祖国,我们要搞一个大宴会。我组织了盛大
热爱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等……” 我得老实地向读者们承认:我第一次和她干上的时候,内心里对自己都怀有某种轻蔑,在我射出的那一瞬间,我想到的却是,我那些朋友,该多震惊啊。因为我在各种场合,都很注意和她保持距离。在1 980年代的上海
徐晓风:红遍华人世界的“大眼妹”
作者:罗至  期号:第12期 来源:开心老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然而徐小凤在生活中是个责任心非常强的人,多年来她都始终担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她对自己的弟妹们始终照顾得非常周到,为家里人倾尽了心血。虽然在婚姻生活上依1日是孤身落寞,但她有和自己亲情相连的家人
贴近性对台广播中的运用与发展
作者:卢文兴  期号:第12期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 1.岛内受众对广播媒介选择空间大,要求对台广播必须紧贴受众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节目产品 据台湾权威的调查机构——电广基金和AC尼尔森发布的资讯,这几年岛内广播听众是总人口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
饰品经营掘金术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真情·家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大有可为。 首先必须以自己经营的产品目标客户为依据,不要盲目追旺。 一个位置旺不旺,不能片面以人流量多少来判断,而是要从目标客户的流量来进行判断;最旺的商圈,只代表运营的成本高而已,但并不代表能够给商户带来同等的客流量。 第二,作为家居饰品的专卖店,开店形式可大可小,建议根据开店者本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但开店规模则与选址密切相关。 如果开设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专卖独立店,必须考虑到人流量及交通的方便程度。只要有便利的交通,吸引消费者慕名而来的成本会低一点,而且租金费用也可以相对低很多。 如果开的是一家小型的专卖店,可以选择在商场内经营,生活类的商场就可以。消费者对于饰品有更深感情的认识,它的卖场选择范围要多很多。借助商场的人气提高知名度和成交量,这在很多商场都可以实现。当然如果遇到的是新开业的商场就要慎重考虑,这个消费培育期是否能够承受。如果商场方没有明确的、有效的培育期扶持政策,则不要考虑进入,以免成为试验牺牲品。 文化与时尚并重 因为消费者对饰品审美方面的差异性,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进行投资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不可能选择一个令所有消费者都喜欢的产品,但是最起码要符合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口味,把握个性中的共性和习惯。 首先是关注目标受众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消费者文化背景的摇篮,要特别关注目标受众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祭祀习惯等。特别是南北区域,地域文化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在做产品时,多了解一下当地的地域文化。按照文化定制产品。 其次是选择具备主流性又不乏文化性的产品。 我们可以借助行业的风向以及设计师的力量来判断主流与否:一听、二走、三看。 一听:多听一些从事家居装饰设计的专业人员的意见。 二走:多到国内主要的饰品集散地考察学习,比如东莞厚街、浙江义乌,如果一家企业与批发市场的商品过多相同,就说明与之合作已没有意义;有条件的话可参加一次国内举行的国际家具饰品展览,更有助于了解饰品的未来走势。 三看:多看几家风格有差异的品牌家具店,掌握家具潮流及其配置饰品的特点,从中了解饰品的潮流;多看区域内其他饰品店,从其他饰品店可以看出竞争对手对于行业的判断,多留意空白处,只有空白处才能诞生更多机会;多看国内著名的家居杂志,比如《时尚家居》、《瑞丽家居》等,了解媒体对家居潮流的推介。 了解清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该做,会比较容易抉择。除了主流性,最好还要挑上一个有文化附加值属性的产品。这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多理由去付出更多的钱,好比那些富有文化内涵、有故事的传统地域原生态饰品往往能够成为设计师和都市白领的新宠。 产品更新能力强 企业是否经常对产品进行更新? 因为被加了太多非功能化的需求,消费者对同件饰品的忠诚度是偏低的。像一个工艺品,寿命也就是在半年左右。再者家居饰品消费本身就是时尚消费,产品的不断更新可以说是经营的生命线,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家居饰品经营店来说,让客户每次走进你的店都有新鲜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你要加盟的企业能不能源源不断向你供应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就理所当然成为你考察它的重要指标。 前期我们对供货商的考察,核心内容就是这一块:是否对产品经常更新。 关注他们网站、展厅以及他们的加盟店,这通常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具体时间看产品的时尚流行时间来定。如果时间上没有太多空间,那就从加盟合同内容上进行保证:针对新产品供应的条款必须明确新产品更新的最短时间。 了解企业对新产品的供应能力外,还要多方面考量它的供货价,多做市场调查,以市场上类似产品的最低价作为参照物去计算产品的供货价。不要盲目轻信供货商提出的折扣价。 卖商品更服务 家居饰品只是一个工具。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生活氛围营造、个性表达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流通商们在经营的时候不要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实际上,很多产品要通过配套才能彰显它的价值。很多家具都要求客户不仅在搭配上有眼光,而且很有淘货经验。但往往客户都不太懂整体情况,他需要一些相对对称的信息。应该站在一个对整体设计风格负责的角度去帮客户挑选饰品,从材质、颜色、设计上进行效果分析。对于摆放位置同样很有讲究:很多时候,店主送货时,对顾客家饰的摆放搭配也会给予建议。现在流行的很多饰品都来自遥远的异域,但是店主在每两个月进货的时候,还是会充当买手角色。只要顾客提出要求,店主就会想方设法在当地找到顾客想要的货品。让顾客对店主产生依赖,才能维系更长时间的经营。 饰品终端能否形成独立体系? 文/庄旭娜图/昆明港都提供 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商场来完成最后一站。 对李俊明来说,所谓饰品,从来都是与家有关,所以在进入专业代理之前,饰品早已作为配饰进入了港都的经营范畴。而今年他拿了十几个饰品品牌,不过是作为他对家庭用品商场的尝试。“像消费品、家电、家具等商品逐渐从百货大楼搬出,形成独立体系的历史一样,饰品所属的家庭用品可能从百货大楼搬出,形成独特体系。”这是李俊明正在实现的理想。 市场确实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很难说清楚,饰品的范畴是什么?可能是纯粹的装饰、摆件,诸如挂画,花瓶,也可能是茶几上几个小杯子等零零碎碎的东西,只有在想起的时候,或者闲逛看到的时候才可能购买,而购买的地点可能是百货大楼,可能是专卖店,可能是邻街小铺,甚至是临时的地摊。而在所有的零碎和模糊中,“唯一清晰的是,这些零零碎碎的家庭用品市场正在增长,以前饰品在我们的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不过3%-4%左右,这两年已经能做到10%前后,未来或许能达到20%-30%”这也是李俊明认为未来包括饰品在内的家庭用品会有比较好的发展趋势的判断依据。“但更高的比例短期内可能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家具仍然是我们的主力,而在一般的消费家庭里,家具、家电无论从体量上还是消费额度上所占比例仍然较大。” 与以往将饰品作为家具的简单配套不同,港都作为一个经销商的角色也开始将其在家具上的整合能力运用于家庭用品之上。他们依据自己的判断和整合能力,为一万八千平米大的商场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用单店形式或是分门别类,整合成展柜形式,开始用百货而非超市模式经营家庭用品商场。“按照消费者乔迁新居的购买习惯,肯定会去家具店,会去家电商场,那么剩下的搬进去住的其他东西,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商场来完成最后一站。特别是很多楼盘进行简装修的形态下,这种模式是有实现的条件和土壤的。”李俊明说道。 在经过权衡之后,李俊明决定将这个家庭用品商场做成百货的形式,而不是超市的模式。“我希望从家具市场中剥离出一部分,从超市中剥离出一部分,从百货中剥离出一部分,形成另一种业态,这种业态是消费者在乔迁新居的时候,可以彻底完成家庭布置的地方。”
梅州“客家人”采用血10年循证及其在血液科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荣在 胡升苹 张梓悦  期号:第1期 来源:现代医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采用血  循证  应用研究 
描述:行们参考。 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12 670人次,女性47 483人次,男女比例约为3:1,男性占70. 35%,女性占29. 65%;年龄段分布为18至29岁占28. 66
金钱本色 酒随竹子长钱随绝招来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养生酒液。几天后,他发现竹笋照常抽枝、长叶。过了1个月,砍下一根竹子,倒出酒一尝,,朋友都说味道不错,可以试着推广。 “一桶客家”受青睐 当时,山上的竹笋正在抽枝,再长就是竹子,外壳
赤脚大仙专栏·喝一口客家娘酒,赞一赞客家文化 等三篇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智慧。 客家的围龙屋,布局对称,大写意的的弯曲,丝毫不亚于欧洲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还有用来发酵古代最牛的中国水泥的石漕,把石灰,细沙,黄土反复混合拍打后,盖上石板盖让混合物发酵,如是反复八次,铺成地板,历经数百年丝毫无损,据说故宫的地板也是这弹炼成的,神奇吧!老乡介绍说,里面没有加入传说中的糯米和蛋清。 二赞客家的教育 振成楼圆形土楼的两边分别是书斋和作坊,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和理念一吃苦耐劳,崇商尚文,耕读文化,学而优则仕。 书斋的横批是“醒庐”,两边是: “醒世金绳觉,庐山面目真”,上联的佛教典故出自李白的诗句:“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下联取苏轼的《题西林壁》厢,老三和父母住中间的主位,尊老爱幼不言自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这里我们还知道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客家人出生时的胎盘,也要埋在土楼特定房间的地下一又名包衣房,象征认祖归宗。嘿嘿,前所未闻呢,我们当年出生的胎盘都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神兽,毛笔,官帽一从左到右排列在客家祠三柱高香的顶端,接受客家子孙的顶礼膜拜。福寿康宁,修齐治平,儒释道精神文化融入了客家的的血液和灵魂。 三赞客家的语言 客家话应该是汉朝的普通话! 客家人门尔晋开始南迁,封闭的山区,世外桃源保留了中原文化干¨语.’有史为证,汉书里的人物自称为哀家,客家话的“我”也足读“哀”。 就连英语的我也是读“I”(哀),学汉人的,客家话!君不见,汉朝时的围际化程度多高啊,从长安剑罗马,当时的丝绸之路是畅通无阻的。 最后用“三二一”来总结,这次我们用三天时间,行程三千里,穿越三个省(粤闽赣)。历经两个季节(第二天是立秋),喝过两眼泉水,红井水,客天下泉水。一大包土特产满载而归。 打开,剥一颗客家姜糖,甜口,暖胃。 人生的苦难 诸行无常(一切的合实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时会啼哭不止,是因为知道,从此以后人世间 十有八九。 有一个传说,讲的是人类以前是雌雄同体的,本领很大,傲视一切,终于有一天冒犯了上帝,上帝把人一分为,让人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的另外一半。爱情从此变成人类千古追求的美好愿望,却同时又是终生无法满足的长久困惑,这便是人类爱情悲哀的原罪。 世界上有你最爱的人,也有最爱你的人,但与你结婚的难得是这两者。大多数的婚姻要从幻想中回到现实,而现实的社会不像童话故事里讲的,王子和公主携手走进城堡,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实的缘分便是,与其说是找一个自己欣赏与被对方欣赏的人,倒不如说是找一个自己包容与被对方包容的人。 事业有成的曹操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才华盖世的李白更是借酒消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就如《西游记》六十七回弥勒佛专程收服了自己的下走失的黄眉童,饱受精魔祸害的孙悟空抱怨弥勒佛家不谨,弥勒佛对悟孔教导说:“一则是我不懂,二则是你们师徒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人生每日重复的痛苦,就像希腊神话里的火神普罗米修斯,被绑在高加索的绝壁上,成年累月饱受老门折磨,头天晚上长好的内脏,第二天又被啄食一空。或像西绪福斯一样艰难地摊石头,每次耗尽体力将巨石推到山顶时,石头的重量迫使他后退,滚回山脚,如此重复再来。 好在潘多拉的盒子里好货压箱底,利空出尽最后还剩下希望,其实每个人天生注定都要重复着各自的痛苦,每个人的心底里却又都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人生有两杯水,一杯甜,一杯苦,有多少种喝法,就有多少种活法。 有的先苦后甜,“不怕苦,苦一时,怕苦,苦一世”。 有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有的吃苦当进补,就像巴尔扎克说: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有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人生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观音通三教 观音在佛教,道教,摩尼教中有很高的地位。 而最早观音是摩尼教的神,含义是:一呼可至的救苦救难之光。 公元3世纪摩尼教传入中亚和印度,与佛教融合,而之前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是没有偶像崇拜的。 重走唐僧西行路,路过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于佛洞,我们感叹,随着1000年前伊斯兰教东进,洞窟佛像和感概不已。壁画中中发现洞中有洞时,又再次感慨不 原来在更早的2000年前,佛教传入新疆时,摩尼教的壁画和雕像同样被墙封,然后在外面画上佛教的壁画,如今我们透过破损的墙壁,还可以看到幽暗的后室里,更早期的摩尼教文化。 洞里洞外都有观音,却各为其主。 中国自古以来儒释道“双修”和“三修”大有人在,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和包容,禅宗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化,使之在中国发扬光大,儒佛相容,无相有宋明理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岳衡山是佛道二合一,北岳悬空寺更是儒释道三。估居的著名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别为”分出自《论语》“学然后知不足”和《礼记》“养其身有为也”。 一代儒饶宗颐大师的座右铭“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两者达到了儒释道无碍圆通的境界。
搏击会 本刊读者BLOG推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傍晚、个人哼唱着《鱼》、呼吸着来自太平洋海风的画面浮然眼前。学长学姐们的毕业烟火为我们绽放,告别了熟悉的校园,告别了亲切的师长同学,带着非亲非客的身份离开了台湾。 “这学期,学校对面的摩天轮已经建起来了。虽然有些变化,但这里还是保留着曾经熟悉的味道。如果你能回来起看烟火,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学妹在我的部落格上留言道。前几天跟学弟在MSN聊到了系上的老师们,还是那些熟悉的名字,还是那些亲切的老师, “明年的毕业礼是胡老师带着我们这帮学生参加,蛮期待的。”学弟学妹们的信息看起来总是在描述一些小事,可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本来以为台湾生活就会直在心底安放,但在这一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来自台湾的信息都提醒着我 原来我还有在那里的记忆要整理,原来我还有那里的朋友要惦记.原来那里还有朋友在惦记着我,那里还有记忆需要我去继续完成。 很多人问,台湾是什么样子的。通常我的回答都会让他们一头雾水灯塔。很多介绍台湾的书籍中都会有“娱乐”、 “美食”、 “休闲”这些关键词, “灯塔”确实和传统印象里的台湾描述不搭边,既没有五光十色,也没有灯红酒绿,就是很安静地站在那里。台湾其实很安静,她一直在那里安静地等着、盼着,在岛上生活的人也是如此。 听我讲几个台湾生活的片段吧,或许,这是另外个台湾: 个属于曾经在台湾学习生活的交换生眼中的台湾。 每次出行都喜欢选择铁路,台湾铁路百年的传承让人感动。台铁百年的路线上有个老站“知本站”。这是台湾铁路上最美好的一个站,有着百年历史,我每次经过这里都会下来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安静。我望着窗外安静的月台,铁路边散落的人家,不禁喜欢上了这桃源般的地方。古早味站牌上“知本台湾铁路”的字样,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仍在使用的车站。旅客到这里下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里有温泉,全家乘坐火车来这里泡汤。看着人们带着期待的神情走下月台、带着幸福的笑容登上火车,就明白这静谧的知本小站给了人们无限朴实的满足。古旧的房屋和隐秘的温泉,让我们远离了商业社会的喧嚣,给予了我们知足常乐、本我为先的幸福生活。台铁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仍旧保留了知本这个处于山谷里的小站.知本小站也传承着百年台铁的精神,安静地在这里等着归人、游子的到来。 台北车站附近有家老兵开的牛肉面店,那位老兵说过 “写信回去,可是地址是已经不对了……其实有时候,没消息比有消息要好,最起码活着还有个盼头……我们明白,他们很可能已经死了……”听着老兵倾诉当年事,看着他用长满老茧的手拭去充满沧桑的泪水,此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份好意珍藏着,因为想不出能用什么去回报。我们把汤面吃得干干净净,老兵看着饱足的我们满意地点着头、泪眼模糊地说: “好,这样就好,孩子啊,多吃点。” 几米的插图温暖了无数人,接连不断的台湾连续剧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间,似平台湾这个地方跟温情这个词画上了等号。台湾之所以温情,是因为人们有着一颗热情和好客的心,这绝不是因为旅游业发展所形成的虚假氛围,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浓浓的人情味。夜市老板、街边摆档的果农、百货商场的店员,或是因为聊得投缘、或是因为我们是学生给予我们很多的优惠和招待:甚至路边的陌生人,你向他问路,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将你带到目的地去…… 不得不提另外 个充满着人情味的地方美浓。坐着国光客运来到这个群山包围的小镇,安静的小镇里铺设着干净的道路,路边乘凉的老人,看着不远处的小孩在玩耍:田间劳作的烟农们,唱着不知名的客家山歌.家中作业的妇女在门口的空地上晾晒着家里自制的油纸伞面。独自走在美浓的路上,不敢惊动他们的生活,在旁边静静地感受着属于这里的安宁,好山好水好人家。跟一名当地的老先生闲聊,得知他的家族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有一百多年。先生家里一直传承着祖辈们的教导做人要学会感恩,对人要真诚热情,对事要用心诚恳。村子里的人都崇尚着这种品格,因此在美浓弥漫着一股厚实的感怀。临走之时,老先生招呼家人一一跟我道别,并用自家尘封的胶片相机拍下了我这个误闯他们生活的过客与他全家的合影。老先生握着我的手说: “会好的,以后会好的。欢迎随时回来,认着这张照片,我们都会在这里的……”我没留下自己的邮箱,因为我期待认着照片回去的那刻。 在台湾求学,少不了跟同学们在一起的记忆。从走下飞机的那刻起,就有台湾同学在身边陪伴着。同学们第一天便骑着机车载我去楠梓台糖购买生活用品,帮我四出张罗借教材,带着我熟悉校园的环境,领着我去跟每位老师见面。大家去澄清湖烧烤也会带上我们,也带我们领略了台湾的夜店文化,才发现夜店其实也可以是朋友谈心的好去处。记得那时坐着台铁自强号从高雄楠梓来到台东码头,再坐船来到了绿岛,跟你们一起在绿岛度过的那个周末;记得在垦丁的那个让我们连夜奔波的“春天的呐喊”;记得那晚连夜坐火车回学校的疯狂举动;记得在高雄巨蛋偶遇五月天的失态;记得在阿里山上看到小火车的感叹;记得在日月潭遇见内地游客莫名地跑过去合照,记得坐台铁环岛看到沿途景色的感动,记得高铁上遇见的“左边雨右边晴”的壮阔景象,记得欢送会上跟校长的长谈:记得离开前的那个晚上你们来寝室陪我到天亮、直到我登上校车的那一刻.当然记得在高雄小港机场的挥手告别……记得,你们和我的一切。 片段太多,回忆太厚重,无法承受如此的感动。这段生活让我在迷茫旅途中似乎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期盼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过愿望终究不是现实,我们只能默默地希望一切会好的,目前这样已经很好了,知足常乐。回到广州,渐渐将台湾的记忆安放在心底。偶尔看到熟悉的台湾场景或者听到台语的时候,心里面会有淡柔的暖意,因为我曾经在那个地方生活学习,因为我在那里有挂念的人们,这种相互挂念何尝不是一种淡淡的小幸福。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用稚嫩的文字残缺地记录了这段记忆,或许有些记忆不是那么的精准,或许经过八八水灾后有些场景已经不再,或许……就算是在年末给自己的个整理吧,让自己带着这份温暖迎接新年。真诚地感恩在那里遇到的人和所经历的一切。 每次发邮件都会在信件后面留下“祝安”的字样或许是习惯了,或许是眷恋了。那就留在那里吧,祝福着所有人,祝愿着所有事。 未了,祝安。 -RyanTANG http://ryantang.blogb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