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知名期刊社“梅埔文化考察团”深入客家腹地梅埔进行考察
-
作者:欧阳文
期号:第17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考察 期刊社 客家文化 杂志社 梅州市 总编辑 硬笔书法 人文化 考察团 广东省
-
描述:由旅穗埔人文化研究会、广东省硬笔书法协会、梅州市文物鉴赏收藏协会承办的中国知名期刊社"梅埔文化考察团",由团长刘胄人(广东《新周刊》总编辑)、副团长林文强(广东《源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率领,中共中央《求是》杂志子刊《小康》杂志社社长
-
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客家研究:“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客家研究 学科交叉 客家人 文化认同 人类学 族群文化 族群研究 师范学院
-
描述: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
-
宜居宜业 宜商宜游:大埔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纪实
-
作者:梁伯钧 丘佳纳
期号:第9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埔 文明城市 县城 高速公路 客家 县政府 公园 创建工作 道德楷模 古民居
-
描述:香格里拉,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地。没来大埔前,一位祖籍大埔的朋友告诉我,大埔是"客家的香格里拉"。当时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从广州出发,沿广梅高速公路一路穿行,由梅州下高速后,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的目光突然被满眼的绿吸引住了:远山黛绿、近水浓绿、溪河碧绿、路树翠绿。最难得的是,江水依山而走,绵绵无
-
“四星级”的人民贴心代表——记省十届人大代表罗菊连
-
作者:涂永平 陈国政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客家妇女 人民群众 粤东北山区 梅州市 身体健康 税费改革 管理区 结合实际 省委书记
-
描述:。谁也不会想到,一名长期在山区务农的客家妇女,会有如此的胆量和学识,在与省委书记同堂会议上,采用客家山歌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初衷。但是,她做到了。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农民,她是一名种养能手,获得过梅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奖;当管理区和居委会干部,她积极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好事,带领群众奔
-
打造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的思考
-
作者:雷近芳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侨乡 旅游资源 整合 模式 途径
-
描述:粤东北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侨乡和粤东南潮汕侨乡由韩江串联,旅游资源丰富且联片成带;城际地缘与历史文化渊源密切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深具互补性;粤东各市已经展开合作,但城际旅游联动互利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整合资源集聚优势、突出侨味打造特色。
-
乡土培田
-
作者:伊瑜
期号:第1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群 土培 明清时期 永定土楼 建筑文化 福建省 古村落 客家
-
描述: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
-
客家教育传统与其因由探究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1期
来源:云南电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教育 传统 因由
-
描述:客家人从古至今英才辈出,究其原因,与传统的社会学风和诗礼传家的家庭学风有关,也与生活环境困苦,以读书作为谋生之路有关,还与当时府、州、县的一些官员重视教育,持兴学德政垂后世的观点有关。新中国成立以后,客家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并仍保持全国较先进的地位。
-
清中期广西的客民及土客械斗
-
作者:朴基水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 客民 客家 土客械斗 海贼 天地会
-
描述:夥,進行了反地方官、反清的活動。自雍正年間開始,廣東嘉應州的部分客家不斷移居廣西東南地區,與土著之間在土地、水利、風水、女人等問題上產生糾紛,導致客民和土著間的械鬥。這是廣西社會秩序動亂的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的重要轉機。
-
敲打出自己的声音:浅谈山歌剧《等郎妹》的击乐设计
-
作者:李曾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打击乐 新剧种 表演风格 设计 音乐风格 客家地区 五十年 个性化 民间化
-
描述:山歌剧是一个只有五十年成长史的新剧种,梅州市山歌剧团始终肩负着剧种探索、试验和示范的使命。光阴似箭,岁月无情,鄙人接过前辈的鼓棒,在该团负责司鼓的职位,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新剧种,它的表演风格该向何处靠拢?音乐风格该怎么定位?几十年来,始终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戏曲化、歌剧
-
赣、梅两地“席狮舞”比较研究
-
作者:蔡享丽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梅州 席狮舞 比较
-
描述:狮舞是中华大地上炎黄子孙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而用席子作为道具的席狮舞是客家地区独有的一种狮舞形式。分析同属于客家文化传统的江西赣南信丰古陂镇的席狮舞和广东梅州梅江区的席狮舞两者的舞蹈形态共性与个性中得到舞蹈形态的产生与变化与其所处地区的舞蹈生态环境和舞蹈心态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