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方言名词后缀“哩”和“子”
-
作者:饶长溶
期号:第3期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哩” 名词后缀 “子”尾 客家方言 普通话 长汀话 音节 语言 尾韵 语素
-
描述:“儿化”尾,“儿化”韵[ar]跟前字连成一个音节,本身一般不单独成一个音节,它的语言随着前字尾韵发生“儿化”音变而有所不同。比如,鸡儿、歌儿、街儿。长汀话的“哩”
-
蔬圃丽日
-
作者:陈幸蕙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薯叶 简短对话 南台湾 碎石路 果实 客家 水牛 收获 落花生 蔬菜
-
描述:黄昏时分,我和婆婆骑着单车,到月光山下的田里摘取新鲜的甘薯叶,充当晚膳。碎石路上,几个戴笠荷锄的农人,正牵着壮硕的水牛,蹒跚而归,婆婆和他们一一亲切地打着招呼。简短对话的客家余音:回荡在清寂安静的暮空里,显得格外温馨。
-
女人
-
作者:吴克敬
期号:第5期
来源:延河文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子 花儿 客家 旗袍 灯笼 堡子 男人 开学典礼 工作队 眼睛
-
描述:溅血旗袍自然了,麻子太太回老家那日穿的是一身旗袍。乡亲开始不晓得穿在麻子太太身上的衣裳叫旗袍,一街两行的人,张嘴瞪眼睛地看着娉娉婷婷一路走来的麻子太太,忘记了问候和说话。
-
从古语词看客家方言与吴语的关系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吴语 古语词 关系
-
描述:本文结合古代文献考察了客家方言和吴语共有的古语词,据此揭示了客家方言和吴语存在的较紧密的历史关系。分析表明,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古江淮官话而产生的。
-
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 新安
-
描述:笔者利用1866年巴色会传教士所编客家话罗马字《马太福音》研究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新安(今香港)客家方言语音及其流变情况。本文讨论了声母系统及其演变。
-
文字与权力:历修兴宁县志对族群的书写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宁 方志 族群
-
描述:现存明代至清末的兴宁县志中,皆有关于兴宁"猺民"的描述,通过这种有连续性记载史料的系统分析,发现资料传承与变异的背后,是一套关于族群区分与话语权力的思想。
-
漳州方言童谣过台湾
-
作者:张嘉星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原住民 闽南方言 童谣 漳州 语言形态 闽台地区 客家方言 普通话
-
描述:闽台地区存在着四种语言形态的童谣,一是闽南方言童谣,二是客家方言童谣,三是普通话童谣,四是台湾原住民歌谣。本文所称漳州方言童谣指的是闽南方言童谣(以下简称漳州童谣)。
-
湖南炎陵客家方言的完成体助词
-
作者:陈艳兰
期号:第5期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客家方言 完成体 哩 嗨 嗨哩 了
-
描述:普通话中附着于动词性成分后表完成的助词“了”在湖南炎陵客家方言中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哩,嗨,嗨哩,了”,他们的用法存在差异。
-
福建土楼: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
作者:水之湄
期号:第9期
来源:金色少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客家人 客家土楼 振成楼 民居建筑 南靖县 永定县 圆楼 盗贼 地震
-
描述:大家好!我是乐乐,本期发现之旅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楼。福建土楼也被称作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今年
-
客、赣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塞音塞擦音的性质
-
作者:万波 庄初升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古全浊声母 送气 不送气
-
描述:读音性质的差异,有学者对口语常用字"辫"读阴平不送气声母的性质误作普通话影响,及把口语中不常用或根本不用的某些仄声字的不送气特征误作早期音系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