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画出来农民画作唱出来龙门探索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之路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农民画画家王汉池现场演唱客家山歌,向观众介绍与山歌内容相关的农民画。吴志毅 摄
■观察眼
在历届文博会上,本土特色文化一直是惠州参展的主要内容。惠州客家山歌、龙门农民画、惠东渔歌、罗浮山百草油等都是惠州的主推特色。
与往年的现场派发纪念品、纯粹的实物展示、客家山歌和惠东渔歌现场表演等
-
广东梅州侨乡村——探访“客家围屋博物馆”(百屋百态 百年百
-
作者:丘黎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广州驱车进入梅城南口镇205国道旁,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传递着古老的信息。看到这颗古树,我们就知道侨乡村到了。
客家人经历千年的大迁徙,在每一次新域开埠时,总是忘不了在村口种上一棵类似北国大槐树的大榕树,既表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又预示着在此落地生根。大榕树便成了客家村落的标
-
合作单位百人参观罗浮山景区《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代表在参观罗浮山冲虚古观。 本报记者王子轩 摄
导游在向来宾介绍冲虚古观历史。本报记者王子轩 摄
12月8~9日,由广东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局、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梅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关、江西赣州、福建龙岩
-
山歌交响化赋予客家山歌新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 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如何才能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耀眼?在罗湖区委宣传部和罗湖区文联26日联合承办的“客家山歌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专家就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客家山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让其得
-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
作者:刘京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
-
天下客家是一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瑞 11月29日,广东河源会聚全国各地的客家文化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中央和有关省市三十多家媒体,举行了第23届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暨《古邑客家》全国第一家客家文化电子杂志创刊上线,以及客家文化论坛、客家文化采风等世客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是一次传达客家亲情的联谊
-
客家好滋味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Magazine
●食客传经
三味猪肚鸡
主要原料:猪肚、走地鸡
汤底对猪肚鸡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好来屋猪肚鸡的出品上乘,汤底更是功不可没。这里的汤底选用筒子骨、鸡架细火慢熬,熬出来的高汤色泽乳白诱人,且营养价值极高。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高汤没有用淡奶调味调色,味道鲜而不腻、清爽
-
救救大万世居
-
作者:曾海城 陈文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有着220年历史的客家围屋大万世居。
●一些地方种起了瓜果。
●老房子的墙体严重失修。
●除了老祠堂修缮得较好,旁边的老房子都缺少有效修缮。
◎以前坍塌的房子就算了,现在好的房子要保护好,再塌下去世居就没了。
———曾在大万世居居住过的居民曾利华
◎现在深圳的文物破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