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5版(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讲座(渊源篇))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挂接】

【全文】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赣南客家联谊会学术部部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客家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写和主编《客家赣州》《客家故园》《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赣南宗族与民俗》《“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客家社会与文化研究丛书》《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等专著和论文集8部,在海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

编者的话

赣州,是赣江和东江的源头,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山山水水曾经滋养过远古时代的“赣巨人”和“秦木客”,哺育过筚路蓝缕的客家先民,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为了充分展示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本报特别约请多年从事客家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从赣南客家的渊源、民居、人文、民俗、民艺、美食等方面进行讲解。今天刊发的是第一篇。

1何谓“客家”?

说到客家人,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客家?”确实,这是一个令人颇感好奇的问题。因为在汉民族的几大方言(湘语、吴语、粤语、闽南语、赣语、客家语、西南官话、北方方言)群体中,客家人是唯一不以行政地域为族称的。但是要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目前仍在探讨的问题。

综合客家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对“客家”这一概念大体可以这样概述:

所谓“客家”,通俗地说就是:以赣、闽、粤相交的三角地带为基本住地,并分布到海内外的广大地区,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汉族群体。

如果说得完整和学术化一些,则可以这样表述: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闽赣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和畲瑶等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稳定的汉族支系。

学术界通常用“客家民系”或“客家族群”来指称客家人。

“民系”一词是客家研究的开山祖罗香林在上世纪30年代初发表的《民族与民族的研究》一文中新造出来“用以解释民族里头种种支派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就使用了“客家民系”这一概念,意指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后来“客家民系”一词被学术界和文化界广泛使用。

“族群”这一概念源自西方,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内地传播。这一概念强调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群体,其成员的认定重在“自我认同”,具有宽泛和灵活的特点,其内涵可伸可缩,既可以指一个民族,亦可以指一个民族中的次级群体,使用起来很方便,有利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故在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客家族群”一词也频频出现于学者的文章和著作中。

由上可知,“客家民系”和“客家族群”虽说法不同,但所指称的都是同一事物,即客家人群体。

历史上,客家人曾不断迁徙,以至广泛分布于海内外。2004年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相关资料显示,全球约有客家人口8000万。国内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15个省(市、自治区);客家人还广泛分布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各国最为集中。

2为何称赣南为“客家摇篮”?

2004年在赣州召开的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题为“客家亲·摇篮情”,这次盛会奠定了赣南“客家摇篮”的地位。

为什么称赣南为“客家摇篮”呢?这是由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

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

学界一般认为,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渊源关系的历史上的北方汉人南迁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也就是说,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于此,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从这时开始至两宋,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土著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处于赣闽粤三角区的北部,得接纳北来汉民之先,成为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正如罗香林先生所言“其地址踞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本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徙粤,其与宁化石壁发生寄居关系”。

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赣南保留着众多唐宋以来的客家古姓氏、古村落和古宗祠

从地名普查和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赣南唐宋以来世居的姓氏远远超过闽西和粤东,而且这里保存了许多古村落和古宗祠。古姓氏,如宁都唐宋时期迁入的姓氏共有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该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县的居民;石城县这一时期迁入的姓氏近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该县各地,成为该县的主要姓氏。古村落和古宗祠,如宁都东龙古村、石城的黄家大屋、瑞金密溪古村、兴国三僚古村、赣县白鹭古村、南康唐江卢屋古村、寻乌周田古村、石城温氏宗祠、于都管氏大宗祠、赣县夏浒戚氏宗祠等,都是唐宋以来世居老客家留下的遗存。

赣南是众多客家民俗文化事象的发源地

赣南积淀着内容十分丰厚的客家文化。这里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情、精湛的客家艺术以及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许多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源头。

如客家山歌。赣南、闽西、粤东各有特色,但最具文化内涵的要数兴国山歌。兴国山歌是随着客家先民迁入赣闽粤三角区而产生的,它萌芽于唐末,至今兴国等地还盛传着唐朝末年从北方流落到赣南的秀才罗隐向民间妇女学山歌的故事。到宋代,客家山歌因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渐趋成熟并广为流传。它不但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赋、比、兴,而且在人民大众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创作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扑鼻的泥土芬芳。

又如赣南采茶戏。它是赣南土生的剧种,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传采茶戏起源于安远九龙山的茶歌,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采茶戏明代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如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他创作的《牡丹亭》,就选取采茶歌舞为戏曲要素。这就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叶,赣南采茶戏就流行于民间了。

因为采茶戏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它人物少(又称“三角班”,即主要有生、旦、丑三个角色),布景简单,与其他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所以,自采茶戏在赣南诞生后,很快传遍与之相邻的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再如影响世界的形势派风水术。它是随着唐末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并在此地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客家人文特质的风水流派。它的传播、发展、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赣南留下了大量关于风水祖师杨筠松的传说故事和风水文化遗存,如遍布广大乡村的明清风水塔;传说杨筠松曾修炼于此的风水文化名山“杨仙岭”;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村;杨筠松归仙处于都寒信峡杨公坝等。此外,一代代的风水名师如刘江东、曾文辿、廖瑀、赖布衣以及勘定明代皇家陵园十三陵的廖均卿、曾从政,被嘉靖帝亲选为“风水状元”的廖文政等都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使赣南的民间风水文化传承不息,至今活跃在大江南北和东南亚等地的风水师均认赣州风水为正宗。

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认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摇篮地位,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3客家精神是什么?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文特质的核心内容,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练出来的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过程及迁入地的社会、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的作用密不可分。客家精神,一方面是对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又吸取了入居地的文化因素;它寓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而,客家人在具备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又彰显出自己鲜明的精神个性。客家精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崇先报本、爱国爱乡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是与客家人千百年辗转迁徙的历史紧密相关的。崇先,是指客家人无论迁徙到何地,都难舍故土情结,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崇拜自己的祖先创造的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此深感自豪和骄傲。无论迁徙到何地,都继承和发扬祖先给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报本,是指在面对其他族群及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中,他们把对祖先的崇拜转化为强大的内动力,从而战胜困难、光大祖业、兴旺人丁,以此作为炫耀祖德、报效祖先的最好礼物。这种崇先报本意识的升华就是客家人的爱国爱家乡精神,因为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的放大就是“国”。在历史上这种精神即表现为忠于朝廷,报效国家。如南宋时期的文天祥组织客家人勤王抗元,演出了悲壮的一幕,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反映。近代以来,客家人赴海外谋生者日众。他们虽身处异国他乡,隔了多少年、多少代,却始终不忘炎黄情脉,教导子孙溯本思源、寻根问祖。抗日战争时不少爱国华侨捐巨款支援抗战;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中又有更多的客家华人华侨投资国内办实业,或热心乡梓,修桥铺路,捐资兴学兴医等,爱国爱乡之情至诚至真。

耕读传家传统。这种传统在客家人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究其原因:一是沿袭了中原崇德尚学的传统。二是客家人所处赣闽粤边际均属山区地域,交通闭塞,山多田少,商业不发达,生计艰难。因此,客家人除了依靠有限的土地维持生计外,剩下的只有靠读书仕进,向外谋求更大的发展。于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精神在客家人中代代相传,成为客家人的传家宝。无论过去或现在,客家父母们再苦再累也要为子女读书成材创造条件。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培育了不少人文才俊和科技精英,如仅梅州一地就涌现出院士23人。这与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兴学的传统有着直接关系。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客家人由于战乱、灾荒而不断迁徙,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就是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历练出来的。客家先民的入居地大多是比较贫困的山区,定居山野,相对短缺的资源,相对落后的交通,加上当地族群的排斥,要想落地生根,安家立业,繁衍生息,就必须艰苦奋斗,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去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开拓一片新天地。同时,客家人在艰苦开拓过程中又历练出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他们不安于现状,不安于贫穷,无时不在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这种进取精神特别体现在那些漂洋过海的客家人身上,他们离开故土,离开家园,面对的是一无所有,只有拼搏,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们在侨居国和侨居地不仅扎下了根,而且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穷则思变、勇于革命精神。俗话说:“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客家人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山是客家人的命脉所在,山也给客家人带来了封闭和贫穷。穷则思变,客家人身上所特有的艰苦奋斗的品性,又激发了勇于开创新天地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斗志和热情。其次,客家人义不帝秦、敢于反抗外族统治的传统使客家人容易接受革命思想。于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人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革命活剧。如洪秀全发动了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孙中山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维系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朱德、叶剑英、叶挺等一大批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功勋卓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无怪乎日本人山口县造在《客家与中国革命》一书中称赞说:“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换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

和衷共济、海纳百川精神。客家人和衷共济的精神从小的方面说就是集体观念比较强,这同样是有历史背景的。在客家先民迁徙过程中,没有和衷共济精神是无法战胜千难万苦而到达目的地的;到了入居地后,没有和衷共济精神,不依靠群体力量,是难以在中国古代宗族、族群斗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环境中生存的。于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客家人培育了一种整体观念,并且这种整体观念又升华为国家观念。尤其是那些身处海外的客家人,他们心系祖国,经济实力虽然不是很强,但爱国热情却非常高,在民间组织中的号召力特别强;只要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他们就会以各种方式报效祖国。

海纳百川的精神则体现了客家人包容性强以及博大的胸怀。一方面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客家人在继承先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与其他少数民族长期交融中,又不断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客家人讲厚道,重情义,不排外,热情好客,尤其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许多外地干部来到客家乡村,农民们一定会腾出最好的房间,做出最好的饭菜相待,视之为最好的朋友,唯恐招待不周。这种热情好客的客家民风,使客家人赢得了众多的朋友和广泛的赞誉,同时也使得客家人赢得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种种外力帮助。

总而言之,客家精神来自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千万里迁徙的磨炼,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客家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她是一种和谐的精神,催人奋进的精神。发掘和继承客家精神,对于我们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