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
-
作者:兰俏梅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畲族与客家在历史上同以赣闽粤边的广袤山区为基本住地,两族毗邻而居,长期互动,相互关系最为密切。明清以后,畲族大部分迁移至闽东、浙南及赣、皖等省,但两族仍居住在山区,以山林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相似之处很多。但客
-
客與客家
-
作者:張光宇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客與客家
-
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
-
作者:肖文评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般认为,客家人重视文化,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习俗,素以文化之乡称誉于世。在客家研究的开拓者罗香林教授的研究视野中,大埔县的文化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他在讨论客家人文中心时,认为在朱明一代,以惠汀各属,及赣南各客家住地,以及潮州的大埔为人文的中心。降及清代,客家的
-
梅县客家杠屋民居的形制:以桥溪村建筑为例的研究
-
作者:肖旻
来源:2008中国民间建筑与园林营造技术学术会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以广东梅县桥溪村民居建筑为例,通过数据分析,研究梅州客家地区民居基本类型杠屋的形制,初步建立了杠屋的尺度模型(包括面宽、进深等指标),总结出该类型的基本尺度比例规律,为进一步的类型研究提供基础.
-
闽西客家人的植物崇拜意识
-
作者:陈弦章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任何一种民俗都不是画蛇添足的多此一举,也不是一种摆设,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发挥着某些实用的功能,在每一种民俗事项的背后总是有着文化的某种内涵。客家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农耕社会,农耕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民俗有着很强的地方性、民族性。
-
客家移民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以“开善”宗族社会为例
-
作者:杨彦杰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移民是客家研究的主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对此作了许多工作,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以及各个民系的形成等问题都发表了不少论著。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地方社会,就会发现以往我们所熟悉的移民史料——族谱(文本资料)和传说故事(口述资料),其实都是
-
连城方言性质小议
-
作者:罗滔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本文与严修鸿先生讨论连城方言的性质和归属问题,认为连城的城关、四堡、新泉、庙前的方言没有闽语特征,不能叫“带有闽语特征的客家话”;姑田、赖源话,客闽混杂,以客话为主,应称之为带有闽语成分的客家话,不宜看作是“受客家话影响的闽语”。
-
粤菜饮食文化地理分异研究
-
作者:蔡晓梅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粤菜 饮食文化地理 广府菜系 潮汕菜系 客家菜系
-
描述:食文化分为广府菜系、潮汕菜系、客家菜系三大文化区。
-
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族群符号进行实证研究。尤其着力于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类型、族群关系,及族群认同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梳理和分析,展现出中国东南社会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力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类学关于族群关系与族群认同的学说与理论。全文分为四部分:
-
丰顺客家方言的“时”
-
作者:黄婷婷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丰顺客家方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