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化行销策略研究:以新竹县新埔镇客家古迹文化为例
-
作者:曾昭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文化古迹 地方文化行销 SWOT分析 新竹县新铺镇
-
描述:主要採取三種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以及SWOT分析法,探析其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一步研擬新竹縣新埔鎮客家文化古蹟之地方文化5P行銷策略,包含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Promote)、公私夥伴(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並從短期、中期、長期三期程提出政策建議。 本研究發現: 一、古蹟價值受到政府重視; 二、地方未凝聚共識; 三、府際溝通未暢通; 四、公部門與古蹟所有權人對古蹟修繕態度不一; 五、缺乏整體性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
-
《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与演奏风格研究
-
作者:黄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筝 汉乐筝派 《汉乐筝曲四十首》 罗九香
-
描述:派有九大流派(陕西筝、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内蒙筝、福建筝、伽倻筝)。这么一个独具代表性的乐器我们理应积极的给予传承和发展下去。近几年来,古筝的传承和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习筝的人有了显著的增加,但是大多数人却只注重演奏技巧却不注重理论的学习,未能把握好各派的特点,只有加强理论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提高演奏技巧。客家筝派是九大流派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客家筝韵味十足,它的成熟与发展都是依赖着广东汉乐。客家筝乐不仅是古筝演奏流派中重要的一支,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的迁徙使客家筝乐融汇了南北文化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法。汉乐筝曲有丰富的曲目,是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宝贵资料。如《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等乐曲不仅为国内所熟悉,而且早已流传于东南亚一带。本文立足《汉乐筝曲四十首》这本著作,来研究客家筝派的艺术特点。《汉乐筝曲四十首》是史兆元在跟随罗九香先生学习古筝时根据罗先生的传谱整理出来的,收录了四十首具有代表性的汉乐筝曲,从这些筝曲之中可以很好的诠释汉乐筝曲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通过对这本书的研究可以得出客家筝乐的风格与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因此本文从广东客家筝乐的历史以及罗九香先生的演奏特点入手,展开对《汉乐筝曲四十首》的音乐形态和演奏风格研究。
-
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
-
作者:陈汉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饶平 客家 迁台 两岸互动
-
描述:湾史的研究,对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清代众多饶平人在台从事商贸活动。以“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谋生不易”“人地矛盾”等表述作为解释迁台的原因过于笼统。清代饶平山区部分地带确实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这是饶平人迁台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人地关系并非是将一地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直接对应,而应考虑土地的所有权。移民网络的存在也是迁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从影响饶平人迁台的因素来看,将推拉理论放置于不同的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个体、不同的时空中时,显然不太适用。迁台的原因通常并不能用单个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时性的变化,同时处于一个“非线性关联的系统”之中。清代饶平与台湾的往来紧密而频繁,即使是在“日据”时代,虽然遇到不少阻碍,但饶、台两地宗亲乡人及经济文化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持续迁台”是清代早期饶、台两地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宗亲乡亲为基础的地缘组织是饶、台两地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这样的纽带作用表现为既延续了原乡的地方文化传统,同时两岸互动又与台湾的宗族乡亲的保持着密切的互动联系。饶平与台湾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乃同根同源。
-
屏东六堆客家文化园区的营造
-
作者:李文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文化政策 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园区 履约争议 官僚体制
-
描述:建築師及民間意見領袖各扮演著何種角色?以及彼此之間應該有怎樣的鏈結關係,才足以提供社會正面的文化效應?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政治模糊場域中摩擦出公共建設的核心價值與空間品質?
文化政策的研究,多少都會觸及政府策略與作為,而大多數以文化為焦點的研究報告,則僅以政府或國家擔任文化場域的行動者和政策發展推動者的角色之ㄧ視之,鮮少論及政府作為(統治機制)及不同社會利益角色參與之場域特質。另外,專擅於探討政治議題的各種理論取向,無論是多元主義或馬克思主義,則又常侷限於政治經濟分析、統治集團、決策過程、公民權利與社會運動等面向探討,較少關注文化議題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因不同樣態所產出的衝擊影響。
本研究關心的是政府政策的操作與文化園區逐漸成型過程中,如何藉由衝突檢討來分析評估該政策產出(policy output)之施政成效,而政策產出評估過程中,則必須對其影響分子加以討論,也就是針對本研究案之「競圖與評選爭議」、「履約爭議」及「官僚體制(bureaucracy)爭議」等三大衝突點,檢討其爭議原因,進而提出政府與設計建築師兩者合作推辦過程中,政府如何能更重視建築師所提出的專業意見以及對政策衝擊、影響程度的評估,減少政策標的對於社會現況可能引起的正面或負面引響,或者政策可能產生的新問題,最後,再回頭檢討分析設計建築師所提推動客家文化園區興建個案設計規劃的內容是否適宜。
-
河南人及广东客家人的G6PD基因和L1CAM基因单倍域的研究
-
作者:刘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域 连锁不平衡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优势选择 人群迁徙
-
描述:河南周口共筛查了2027人(男性1047人,女性980人),发现G6PD缺乏症患者5人(男性4人,女性1人)。然后我们联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当客家遇到福佬:中坜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1684-1920)
-
作者:游振明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日治時代的統計資料,顯示愈與閩人庄接近者閩客比例愈接近,反之亦是;閩粵人口分布呈現愈南,粵人比率愈高,反之則閩人所佔比率較高。就開拓的空間觀之,北部近海的南崁、竹圍及其內陸的桃園一帶最先開發,之後才漸
-
闽西客家宗族研究
-
作者:高昌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族 宗族结构 祖先认同
-
描述:及研究的过程。第一章有关理论的探讨和本文研究框架。对于传统学界对于宗族的研究进行反思,并说明本研究中有关宗族的定义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有关上杭丘姓居住地概况。介绍了丘姓居住地上杭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三章上杭丘姓的历史源流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丘姓的基本情况,并以丘姓大宗祠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其背后的宗族结构。第四章红色时期的宗族组织。考察红色革命特殊时期的丘姓宗族,分析特殊状况下宗族的发展。第五章现代背景下的宗族――种新型的宗族组织。分析了现代化背景下宗族发展的一些特点。第六章现代的族谱书写。通过和传统的族谱进行比较,得出了现代族谱的一些新特点,分析族谱变化的成因。结语部分,对于全文的观点进行最后的总结,并提出自己对于宗族结构的认识。
-
程贤章与“乡土客家”的文学书写
-
作者:谢子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程贤章与“乡土客家”的文学书写
-
客家伦理精神初探
-
作者:杨智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客家伦理精神初探
-
从调类分派看客赣两方言的关系
-
作者:中西裕树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中国方言
-
描述:从调类分派看客赣两方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