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26)
期刊(503)
学位论文(291)
图书(12)
会议论文(9)
视频(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26)
期刊 (503)
学位论文 (291)
图书 (12)
会议论文 (9)
视频 (8)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699)
2013(256)
2012(319)
2011(293)
2010(262)
2009(156)
2008(114)
2007(47)
2006(38)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2)
东江时报(33)
客家研究辑刊(20)
龙岩学院学报(9)
民主(6)
台湾民主季刊(3)
岭南文史(1)
化石(1)
科学通报(1)
毛泽东思想研究(1)
对客家山歌歌词的系统功能分析
作者:吴卓丹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域  语篇体裁 
描述:民众的客家山歌。主要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结构两方面对客家山歌的歌词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及物性分析表明:物质过程在爱情主题的山歌中大量使用,用于表达歌唱者对爱情的情感和经历;存在过程主要用于叙事主题山歌,用于描述现象和日常生活;关系过程和行为过程在构建山歌歌词的语义意义中起了重要作用;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极少在山歌中被使用。通过语气和情态分析表明:陈述语气在山歌歌词中大量使用,用于描述歌唱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们对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和看法;肯定陈述语气在山歌歌词中是占最大比例的。相比之下,疑问语气则较少使用,歌唱者一般采用疑问语气的方式来使歌词表达形式显得更活泼,同时,疑问语气的使用可以缩短歌唱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祈使语气一般在一些建议或号召大众的山歌歌词中使用。通过主位分析表明: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在山歌歌词小句中都大量被使用。无标记性主位主要用语陈述句,标记性主位主要在祈使句中,以激励和鼓舞面对挫折困难的民众。通过对语篇体裁的分析表明:在山歌对唱的语篇中的每首山歌歌词的小句有相同的结构,标题包括最高层次的宏观主位,歌词内容包括宏观主位,超主位和新信息。在山歌对唱整个语篇中,每一首歌具有其各自的目的,但每首歌在整个语篇中又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客家山歌歌词的研究分析,验证了这一理论是适合于客家山歌歌词这一特殊汉语语篇的,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不仅适应于英语语篇,对于汉语语篇的分析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同时,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客家山歌歌词,为研究客家山歌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为读者欣赏客家山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台湾客家族群民间信仰之研究--以新竹县新埔镇枋寮义民庙为中心
作者:江瑞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义民庙 
描述:使得義民祭典逐步由家族祭祀發展為跨村庄廟宇,進而全面發展成為全臺灣客家族群最重要的民間信仰。
本論文之主要發現有五:
1. 臺灣客家族群民間信仰中的三山國王與義民爺信仰,已逐漸成為其他族群
台湾卓兰饶平客语音韵研究
作者:彭美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兰  饶平  客语  音韵  山摄 
描述:果。
正文各章具體研究成果如下:
第二章主要為共時音韻系統的描述,分為聲母、韻母、聲調及音節結構四個部分。聲母包括零聲母在內共有十八個;韻母部分,主要元音有六、介音為 i和 u、元音韻尾為 i 和 u,輔音韻尾-m、-n、-ŋ、-p、-t、-k 俱全,再加上兩個成音節鼻音韻 m、ŋ,共有57個韻母。鼻化韻的例字數量少且分佈零散,暫不納入韻母系統當中。單字調有六:11、53、42、55、2、5,陰平調值特低,為饒平客語共有之特色。變調只發生在前字,其變調行為與構詞無關,一致由左至右進行變調。音節結構不脫一般客語之同化、異化限制,唯聲母與介音、主要元音結合之緊密,以及Z系聲母其後只接 i 或 e,較為特殊。
第三章主要探討聲母與聲調的歷史音韻。聲母表現大致與三十六字母之架構相符,也有例外之處,如「輕重脣不分」、「端知不分」、「群匣不分」…等,應是中古之前的聲母格局反映。此外,「書母、禪母少數讀為 f」是饒平客語的特色,古全濁聲母清化送氣」、「癸菊譜」今讀為送氣都有客家內部的一致性。聲調方面,大致上以聲母的清濁為決定聲調歸屬的主要因素,「次濁上、全濁上歸陰平」、「次濁平聲歸陰平」、「次濁入聲分陰入、陽入」、「次濁去歸陰去」都是客語內部的共同表現。少數親屬稱謂、地名、動物名稱則有較特殊的聲調表現。
第四章主要以十六攝為架構,依次探討該攝內的韻母表現,並對韻母的相對層次、來源提出個人的看法。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卓蘭饒平獨有之特色,我們經由:音節結構、三等元音表現、四等元音表現、影母字洪音化、見系二等讀 en/et、咸攝四等「跌」字讀 et、南投國姓海陸部分山攝三四等讀 en、et,等現象進行探討,認為山攝三四等讀 en、et是經 ian、iat> ien、iet > en、et 變化的結果,基本形式應為 ian 與 iat,且細音介音失落與閩南漳州腔有關,與「四等元音為 e」無涉。
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
作者:吴卫光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图像学研究  围龙屋  客家民居  建筑类型 
描述: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围龙屋的装饰构成往往通过谐音、类比、同构以及一些故事情节等方式,在屋脊、山墙、槅扇、水塘、柱等建筑构件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组合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实现其纳吉祈福的愿望
幕阜山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陈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湘鄂赣  幕阜山  带音声母  边/鼻韵尾  送气分调 
描述:”等。 @@ 在韵母方面,(1)大多数方言缺失[y]介音而出现双介音[iu/ui](严记作[iu/ui]),其字虽少但颇为令人关注,如都昌、星子、修水、德安、崇阳等县市。(2)入声字出现特殊的边/鼻音
台湾地区客家童谣之研究
作者:陈淑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童谣 
描述:析。共分三節。首先說明兒歌與童謠之異同,其次敘述客家童謠之發展,然後探討客家童謠對兒童所產生之影響。
第三章客家童謠之美感表現。共分五節。首先談論客家童謠內容中陰柔的月光,其次是提到腔調的多變性,然後是客家童謠中的音樂美及節奏感,接著則是強調詞類的多變性,最後敘述客家傳統生活的樸素美。
第四章客家童謠的分類。乃將所搜集的客家童謠分成娛樂及教育兩大類,分門別類外,並舉例說明。
第五章客家童謠之文學探討。共分四節。首先從客家童謠的句子談起,其次談押韻,接著說明客家童謠的修辭,最後談到客家童謠的變例問題。
第六章客家童謠的內涵。共分四節。首先說明客家童謠與母語之相關及客家童謠之語言特色,其次從物質文化來討論客家童謠,包括食、衣、住、行及謀生方式,然後探討客家童謠所呈現的精神文化,包括民俗、歲時禮俗、宗教信仰及客家精神。
第七章客家童謠與客家棚頭戲。首先介紹客家棚頭戲,包括其意義與作用,接著說明客家童謠與客家棚頭戲的相關。
第八章客家傳承童謠與創作童謠之比較。乃針對客家傳承童謠與創作童謠,而分別從主題內容及形式表現兩方面來進行比較。
第九章結論。綜合說明研究的過程與結果,希望透過此次的研究,能觸發新的觀點,更拓展客家童謠新的發展方向。
社区文化数位典藏之研究
作者:彭朋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典藏  数位典藏  客家语海陆腔  访谈纪录影像  多元文化 
描述:,在影片效果的評估上應有助以下各項達成:
1.作為二十一世紀台灣家庭變遷的家族記憶,提供一個發展樣本。
2.呈現多元的生活型態與生命思考,有助國內生命教育參考之素材。
3.對台灣客家
客语生活学校施行客家歌谣教学之个案研究
作者:张哲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客语生活学校  客家歌谣  客家歌谣教学 
描述:擇在音樂課程綱要中漸趨明顯。
二、客家歌謠之意涵
客家歌謠的內容繁雜,有「九腔十八調之稱」,依曲調可分成老山歌、山歌子、平板與小調等四類;客家歌謠在演唱、歌詞、曲式與調上,具有特殊之藝術
以公私协力推动客家文化发展之研究:平镇客家书院之经验
作者:刘银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书院  公私协力  客家文化 
描述:公私協力的文獻蒐集與研究主題作為交互檢核與驗證。向參與客家書院活動之學員發放問巻調查,分析學習成效及滿意度。以深度訪談為核心研究方法,以開放訪談,採質化資料分析—MAXQDA軟體的應用,分析訪談資料
屏东客庄文化观光旅游发展之研究
作者:罗秋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屏东客庄  文化观光  文化旅游发展  六堆 
描述:的文化觀光旅遊發展為研究場域,透過420位由台北來屏東客庄二日遊的遊客,作問卷調查量化分析,並針對本地區的餐飲業者、公部門業務承辦人、以及導覽員及地方文史工作者進行半結構的深度訪談。 從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