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跨文化中教养之经验与调适历程--一位印尼籍配偶的叙说研究
作者:陈美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籍配偶  教养经验  教养调适历程  叙说研究 
描述:位子女之印尼客家籍外籍配偶,以敘事文體呈現外籍配偶過往之受教經驗、來台後歷經的教養遭遇並闡述其所持有之「原罪」與「愛必管教 」的教養觀。最後,本文參照家庭生命週期觀點與Anderson遷移者教養子女歷程論,進一步闡明外籍配偶在歷經跨文化衝擊下,獨特的「調整與修正」之教養現象與其教養圖像之形塑歷程。
台湾传统乐曲【百家春】之研究
作者:宫尚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百家春  北管  客家八音  十三音 
描述:樂種與劇種中,亦有【百家春】這首樂曲。在臺灣,【百家春】這首樂曲,包含在北管、客家八音、十三音、戲曲後場等各種樂種以及劇種之中,由此呈現樂曲不同的風格。現代音樂家們使用創作與改編的方式,將傳統樂曲【百家春】使用許多不同的技法,加在其作品之中,使其具有臺灣音樂風格的樂曲。 【百家春】是一首著名的傳統樂曲,曲體短、旋律性強是其特點,有諸多樂種以及劇種擁有這首曲目,因此呈現豐富多彩的面貌。
聚落祭祀与礼生-以杉林区莿仔寮祭祀活动为观察中心
作者:林贵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聚落  祭祀  礼生  三献礼  祭祀圈 
描述:傳統祭祀活動之進行大多有一定的禮儀形式,因此,本研究以「祭祀圈」為理論基礎,藉由杉林區莿仔寮的祭祀與禮生的兩個面向,探討客家聚落傳統祭典與儀式的文化涵義。研究內容共分七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則探討祭祀圈的概念與源由、客家的傳統祭典(祈福、還福、普渡)儀式、三獻禮與九獻禮的淵源及禮生、地理先生的職掌。第三章是本研究論文之研究設計與實施方法。第四章是關於莿仔寮聚落的發展與聚落內禮生的探討。第五章則是紀錄莿仔寮聚落內的祭祀活動,特別從禮生所主持的三獻禮等儀式實施觀察研究,將儀式的進行加以紀錄整理。第六章則是對莿仔寮祭祀活動的特色進行深度分析,第七章則是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莿仔寮庄聚落內祭祀活動有以下的特點:一、從祭祀活動的參與中表現對聚落的認同與關懷;二、在客家傳統祭祀活動中扮演著祭祀文化主導者的禮生,及由禮生主持的三獻禮,均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三、關懷孤魂、求神庇佑的敬義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四、莿仔寮庄與鄰近莿桐坑庄、板產庄的祈福、還福遶境範圍重疊。形成由不同地域組織的人群各自舉辦相同祭祀活動(祈福、還福),是超村落性卻又信奉同一神明(伯公)的祭祀活動,顯示該聚落居民的認同意識較為複雜,既有客家認同,又有地緣認同,還有鸞堂信仰的認同。整體而言,莿仔寮庄聚落祭祀活動表現庄民祈求神明保佑,重視孤魂的敬義塚和普渡的祭祀儀式,維持聚落間良好情誼,並且展現對家鄉族群之認同。
梅州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作者:陈苡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旅游营销  营销策略 
描述: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旅游营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问题,它应该涉及技术、管理、社会三个层面。同时,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生态和文化为主导的旅游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说,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旅游营销已很难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只有技术、管理、社会三个层面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才能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优势。近年来,梅州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环保与生态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梅州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梅州应凭借其独特的山水风貌以及历史文化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和客家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此为立足点,本文采用系统论和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市场营销和旅游营销相关理论知识,对梅州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梅州旅游资源开发可采取的营销策略。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
作者:徐凤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唱腔  三腔一调  伴奏 
描述: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属于地方戏曲。在戏曲中,戏曲的唱腔是确立戏曲剧种重要的艺术手段。为取得对赣南采茶戏全面、科学、深入的认识,对赣南采茶戏进行唱腔艺术特征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戏曲工作者根据曲牌的来源、风格、弦路、调式、使用情况等,把唱腔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通常称为“三腔一调”,其曲牌共有三百多首,其中由《送郎调》改编而成的《十送红军》广为传唱。为了保护和发扬流传下来的赣南采茶戏音乐,本文从采茶戏的唱腔及其伴奏两方面论述了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通过对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的探讨研究,挖掘出蕴藏在这一艺术形态上所折射出的审美,文化观念的发展。论文的写作建立在较为严格的田野工作基础...
清代广东移民与广西的社会变迁:以桂东南地区为重点
作者:邵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移民  桂东南地区  社会变迁 
描述:地矛盾的不断升级以及土之争,大批移民开始不断地进入与之相邻的桂东南地区,形成了移民潮。与前代相比,清代的广东移民以经济型移民为主,迁入时间要早于进入广西的其他地区的时间,客家移民所占比例大,广东移民多于其他地区的移民也是桂东南地区移民的一大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广东移民对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影...
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市个案研究
作者:肖文燕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梅州  社会变迁 
描述:上,从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即群体与大社会的结合)的视角,以个案的方式深入考察华侨在侨乡经济、教育文化、民俗等领域的活动情况,试图揭示华侨影响下的侨乡社会变迁以及华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客家华侨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本文认为,对于僻处山区的侨乡梅州而言,华侨在其近代发展变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经济领域,华侨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或投资家乡各项经济事业,为家乡经济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推动梅州企业经营日趋近代化。同时,在传统与近代共生共荣的交通、金融业中,也无不显示出华侨的牵引拉动作用。正是华侨这一重要资源,催生出侨乡梅州近代经济发展新因素(新技术、新人才、新品种、新的经营方式)的成长,从而有力地推动其经济变迁与近代化进程。在客家侨乡梅州教育文化...
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
作者:苏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区  地域文化  文化营销  营销策略 
描述:文化营销战略进行讨论。本文选取了英国利物浦创意产业集聚区、台湾客家桐花祭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分析了这两个成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销环境与战略定位、规划设计、营销传播的策略,总结了政府和中间机构在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方面所起的作用:能够统筹地进行地域文化内涵元素的提炼、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地域文化认同的规范和地域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融入。同时,本文还实地调研了中国广东佛山的1506创意城,通过分析运营方和投资方的一手资料,结合英国利物浦和台湾客家桐花祭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1506创意城在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程度、厂房改造利用的层次、政府的参与度、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欠缺,提出了关于国内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何更好地进行地域文化营销的战略性思考,对佛山1506创意城、国内其他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及提升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赣方言特征词研究
作者:曹廷玉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言  赣方言  特征词  词义 
描述:形容词类为主,其中赣方言区特征词表现得最明显;赣方言与其他周边方言一样具有较为独特的面貌,完全可以从其他方言尤其是客家方言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个方言区;在赣方言与周边各方言区的关系中赣方言与、湘二大方言区的关系是最为亲密和重要的两个。此外本...
村民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考察
作者:王华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实证分析  因素  构建 
描述:解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就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客家族聚集县为考察对象,以调查实践和法律文本分析为方法,力图揭示村民间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特点。本文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此部分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在农村,维持社会秩序、调解民事纠纷的社会规范不单单是国家法律,而是一种国家法律和由社会风俗、习惯等组成的民间社会规范共同影响的局面。首先笔者在简要叙述了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概念、其解决纠纷恢复社会秩序的功能后,对我国学界公认的四种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作了一个简评。随后,笔者对我国农村社会的民间社会规范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民间规范在农村社会发达的原因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客家地区村民之间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是对笔者实地走访调查结论的一个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