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作者:谢长荣 陈敬烜 洪明裕 刘肇隆 潘泗毓 张鹃后 江敏懿 洪志佳 潘昌佑 刘国沧 陈俊铭 吴建彰 王煦中 简彰庆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层数 住宅体系 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 生态园区 有巢氏 大学建筑 针对性 倡导者
-
描述:谢英俊,1977年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系,"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的倡导者,被誉为"现代有巢氏"和"建筑界的史怀哲"。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发展其独特的轻钢柔性住宅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的解决方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常民建筑之路。
-
客家赖氏迁徙源流考
-
作者:赖观扬 赖一光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赖氏 龙南县 桴源 源流考 公元前 饥荒 源远 迁徒 宁都县 三国时期
-
描述:,为赣南的开发和客家的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赖氏迁徒的溯源 赖民迁徙源远流长,历事浩繁。我们所据资料,难以周全。为抛砖引玉,取得大家共同研讨,现据可资材料,对赖氏的迁徙,作考于下,请有识之士多提意见,批评指正。
-
心灵归巢:一个历史教师眼中的客家围屋
-
作者:夏辉辉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历史教师 中学 历史教学 民居建筑物 公民社会
-
描述:金兵南侵、宋元之际蒙古铁骑横行,一次次的战乱、一次次的灾荒、一次次的背井离乡、一次次的流离颠沛,使原居于中原的汉人辗转迁徙到赣闽粤山区,与当地的土著交流融合,渐渐形成了一个汉民族的特殊民系,粤东、闽西、赣南一带是客家基本住地,而他们曾经的居所引起了后人无数的惊奇。被这惊奇牵引着,我们谋划已久的自驾考察小组,终于在2006年"五一"长假成行了,目标正是粤东和赣南的客家围屋……
-
日常生活的华彩乐章——访蔡氏古民居
-
作者:曾纪鑫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日常生活 乐章 民居建筑 永定土楼 客家土楼 大观园 福建
-
描述:福建最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一为客家土楼,二为闽南民居。永定土楼与蔡氏古民居是这两种建筑的典型代表,并称为福建民居的两朵奇葩。笔者在领略
-
和平徐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社会 和平 宗族 客家研究 文字记录 学术史 客家人 中原
-
描述:引言 在客家研究学术史上,《丰湖杂记》为人熟知,是迄今所见最早关于客家人源自中原的文字记录,然而其作者徐旭曾的故乡——和平下车及其家族的情况则鲜为人知。本文结合现有的相关资料,对和平徐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进行梳理。
-
邝氏播迁:客家先民的足迹
-
作者:陈良学
期号:第4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播迁 文化传承 客家民系 汉民族 迁徙史 家族 姓氏
-
描述:邝氏,是我国汉民族中少见的姓氏之一。邝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她却是客家家族的典型个例。考察邝氏家族的崛起和迁徙史,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客家民系形成的轨迹及其文化传承。
-
对族氏符号和短铭的理解
-
作者:张振林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徽 族氏文字 标记符号 铭文
-
描述:记符号的区别,并以在客家民俗和家庭用具中看到的标记,论证了对族氏符号性质的判断。文章最后对商、周青铜器中不同类型的短铭,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不同意把△(图二)当作文字释为“举”。
-
清代闽西的族产种类:以宁化安远的《陇西李氏八修族谱》为例
-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3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闽西 宗族 族产
-
描述:明清时期福建西部各姓的族产以族田为主,此外还有房产、山场、菜地、店面等,这在各姓的族谱中均有所记载.本文以福建省西部宁化县安远乡①安远村李姓民国六年(1917)重修的《陇西李氏八修族谱》为例,对族谱中的族产,尤其是族田作一整理、统计与分析,以明了传统社会中闽西宗族的族产状况.
-
客家第一宗祠李氏大宗祠
-
作者:李文辉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祠 名胜古迹 中国 建筑物 历史文物
-
描述:薄荷片推荐:上杭李氏大宗祠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凡闽始祖李必德公建造的宗柯。从李火德入闽至今800余年,
-
从《刘氏家族示谕碑》看清代东山客家的宗族管理
-
作者:刘蓬春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氏示谕碑 东山客家 宗族管理
-
描述:刘氏客家家族组织实行以房为基础的族内民主制,通过将族规在官府立案取得合法的管理权,以培植风水、惩治违规违法的族人、干预族内不动产售卖、组织春秋祭祀和节庆娱乐、救济孤贫等手段,协助地方政府对族人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使家族组织成为封建专制国家坚实的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