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沙中的胡杨、红柳、白刺——悼念黄药眠先生
-
作者:童庆炳
期号:第12期
来源:群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黄药眠先生与世长辞了。作为他的学生和助手,我的悲痛是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我在北师大学习、工作30余年,黄先生是给我教诲最多、给我帮助最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之一。此刻,他的略带客家乡音的话语在我耳边回响,我又仿佛见到他那慈祥的、充满智慧的面容……
-
外婆·客家童谣
-
作者:谢小敏
期号:暂无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文化 桂东南 母亲 客家人 模样 情景 高考 福建 营养
-
描述:"点指六纽,铜盆锡斗;锡斗叮当,牵牛过江;江子曲曲,牵牛落屋;红鸡公,捡瘪谷;阿婆头,是(去)街买枚针,转(回)来着(挨)伢(他)督(刺)。"……光阴似箭,眼角已经无可奈何地写上了岁月的履痕,耳边却不时飘来外婆的童谣,任时光濯洗,日子摇曳,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
童蕾 军旅花旦绽放时
-
作者:郭嘉
期号:第12期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花旦 演员 电视剧 戏剧学 特工 演绎 表演 时尚 女主角
-
描述:她是海岩剧《深牢大狱》中热情奔放的文竹,是《亮剑》里清纯大方的护士田雨,是《青春之歌》中纯真善良的林道静,是《下南洋》里命运多舛的客家女邝秋菊,也是《断刺》里英勇果敢的女特工李赫男。虽然这一个个都是虚拟的角色,却都被她演绎出了恒久的生命力。
-
兴国山歌中"捡脚跟"与"尾驳尾"辨异
-
作者:罗建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表现形式 人民群众 顶针 客家山歌 江西兴国 修辞法 生动地表现 黄麻绳 《丘中有麻》
-
描述:接唱的开头一句。正象“黄鳅咬尾巴”这一俗名所形容的一样,甲方咬住乙方的尾巴(尾句),乙方又咬住甲方的尾
-
黄鳝炆黄瓜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食。在乡村捕捉黄鳝是挺有情趣的事。记得儿时我常捕捉黄鳝,要么在冬闲田里翻泥巴捉正在稻田泥中冬眠的黄鳝,或是在春夜里用松明照鳝。当乖巧灵活的黄鳝从田埂洞中伸出半截身子,探头探脑时,就利索地用鳅钳迅捷地夹
-
让字门改变你的命运 让名师指点你的前途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生意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刺血拨罐等保健按摩中心、门诊日益增多,竞争力强,你没有一手独特的治疗技术就很难有立足之地。字门医术完全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家的保健按摩术,郭老师将祖传八锁、骨诊整脊法、经血倒流推拿治病、整脊复位术变得
-
风华艺霞 “台湾宝冢”的歌舞传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8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名字。作为整个纪录片的“刺点”,令人心动(痛)的那点,一张王月霞在中山堂演出的祝贺花篮黑白照片,一直排到照片的最近头。那是对一个台湾舞蹈家的衷心礼赞,但却像艺霞这被遗忘的历史,当年的彩色人生褪色为
-
岗厦14号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山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收悉,无法联系到相关人,最后一行是欢迎海外及港澳同乡回来投资。 石雨春没等父亲,快速转了身,走出拆迁办大厅。光辉房产中介的门牌刺了他的眼睛。石雨春从眯起的眼缝里看到,正有人从座位上站身,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