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文化认同与变迁
-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变迁 成都客家 湖广填川 西部大开发
-
描述:根据认同场景论的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认同有一些得以延续传承,也有一些发生解构与重构。以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为个案,在“湖广填四川”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客家文化既有认同又发生变迁,传统客家文化应在当代语境下作适当转换,客家文化等优秀精神资源应加以坚守与传承。
-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客家文化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四川 客家文化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经济一体化
-
描述: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客家文化
-
弘扬客家文化 促进西部开发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西部大开发 四川客家 客家先民 丘陵地区 中国西部 文化资源 求发展 四川省 客家人
-
描述:当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浪席卷大地,西部乃至全国各个省区、各条战线的人们,无不在“抓机遇,求发展”的共同心声的催促下,认真审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及作用。四川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省区,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在欢欣鼓舞迎接西部大开发到来之际,探讨如何利用这笔财
-
四川成都的客家人
-
作者:冯树盛
期号:第1期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四川 成都市 风俗习惯 艰苦创业 团结互助 客家精神 经济建设 爱国主义
-
描述:客家人在四川约有250万人,分散在30多个市、县。虽然最早移民人川的已三百余年,但至今仍保留了客家世代相传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保持和发扬了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为四川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一段]
-
从“湖广填四川”谈起
-
作者:杨继仁
期号:第3期
来源:海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州话 深圳 湖广填四川 入蜀 腊梅 广东客家 巴蜀 祖先 祖籍 乡愁
-
描述:去看看。”我扭过头去,不经意地反
-
读《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化》
-
作者:曾伯炎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士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
神榜与四川客家人的祖籍记忆
-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5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记忆 祖籍 四川客家 移民文化 广东人 文化融合
-
描述: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
浅析清代的四川客家移民
-
作者:常湘芸
期号:第24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湖广 四川客家 移民
-
描述:“湖广填四川”被看做是清代前期移民史甚至是整个中国移民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四川的移民中,有一部分的客家移民,300多年来,四川客家人从处于弱势地位上传承着客家自己的文化。本文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稍微探讨四川客家移民与湖广移民的异同,从而得出四川客家移民的民族特征。
-
《填四川》
-
作者:王雨
期号:第6期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清朝 荣昌县 作品评论 客家 民国时期 闽西 评论家 艺术形象 女子
-
描述:作品简介:清朝客家女子宁徙与丈夫常维翰举家从闽西应诏入川。一路艰难,宁徙历经了丧母失夫丢子之痛。到达四川荣昌县后,宁徙开始为全家的衣食操劳,偶然间挖得黄金,做起生意,发展为大商人,并开办多种实业,促
-
川西客家吃洛带
-
作者:宋慧明 呵呵
期号:第9期
来源:时尚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凉粉 客家文化 鹅蛋 客家话 川西 湖广填四川 小吃 麻花 美食
-
描述:洛带古镇地处龙泉山脉中段,西距成都市区约18公里。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这些来自异多的客家人在这里生了根,洛带镇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小镇。受四川人对美食的热情影响,勤劳的客家人在这里创造出来的美食,从名字到味道,既有川味,又不乏自己的独特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