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客家传统习惯法浅析
作者:彭盼盼  期号:第3期 来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人  习惯法 
描述:历史上长期生活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在遵循中原法制传统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习惯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颇具特色。这些习惯法多集中于各姓氏家族成员之间的财产、婚姻家庭继承关系和相邻关系的民事方面。对地方上及不同姓氏之间产生的纠纷,也有一套专门的调节解决机制。
赣南客家刺绣图案和文化特征研究
作者:刘利霞  期号:第2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刺绣  艺术 
描述:赣南客家刺绣是客家文化的传承,是节日里喜庆的盛装,也是客家人心灵手巧的体现,更是以古老的制作方法和优美的图案诠释着客家文化深厚的内涵。本文以近代客家刺绣图案为对象,研究了其图案构成和色彩特征,并对其呈现出的美学特点、文化特征进行探讨。
从赣南客家的丧葬礼俗看李白的“剔骨葬友”
作者:盖翠杰 陈锦春  期号:第4期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剔骨葬友  南蛮文化  丧葬礼俗 
描述:李白为好友吴指南举行的洗骨葬并非传统中原汉人的葬俗,故以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察中国古代典籍所载二次葬葬俗,并用赣南客家现存丧葬礼俗相印证,可知李白深受南蛮文化的影响;而考察唐人用词习惯,则可纠正清代著名学者王琦对李白书信文字的误解,其校勘“筋肉”应为“筋骨”.
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人口向外流动的内部差异
作者:周雪香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闽粤边客家地区  人口向外流动  内部差异 
描述:本文从人口向外流动的规模和区域分布,探讨闽西、粤东北两个地理单元之间及其内部不同县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韶关方言概说
作者:余伯禧 林立芳  期号:第3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粤方言  韶关市  湘方言  客家方言  韶关地区  乳源县  阳山县  土话  曲江县 
描述:,人口约四百万。韶关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连江西,北接湖南,西与广西为邻。浈江、武江各自从江
广东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研究
作者:卓敏 马绵霞 陈栋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客家山歌  客家人  客家地区  广东客家  特征研究  基本内涵  茶叶生产  乌龙茶  饮茶习俗 
描述:族群.他们主要分布在以嘉应州(今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北、粤北、粤中和粤西北区,人口约达2100万人.
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
作者:蒋燮  期号:第4期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路腔曲牌《对花》  音乐形态  形态学 
描述:本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睄妹子》中的路腔曲牌《对花(II)》,从音乐形态构成要素的宏观层面(曲式、调式结构)和微观层面(句法、腔词、旋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尝试将《对花(II)》的音乐形态植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进行“形态学”(morphology)意义上的思考、解读。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与风格特征探微
作者:谢征 肖艳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山歌  歌词  艺术手法  风格特征 
描述:文章从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韵辙、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客家山歌歌词的艺术手法特点及风格特征,旨在促进赣南客家山歌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进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曲韵茶香情悠长:赣南采茶戏与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赖静怡  期号:第5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  历史悠久  客家  地方色彩  中国戏曲  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财富  中小学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它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
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论“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
作者:高健婕  期号:第3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文化内涵  祠堂  客家人  女性  客家文化  客家妇女  人文精神  聚居地  装饰图案 
描述:背族规者和供奉祖宗牌位,一向是男人的圣殿。祠堂之于女性就如同封建的枷锁般恐怖而又负累。然而,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北隅的客家人聚居地白鹭村,却坐落着一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在历史上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