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与“主”——略谈客家妇女的生活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
作者:章颖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 主 客家 妇女
-
描述:文章从“客”与“主”的辩证关系入手,论述客家妇女的生活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
客\陕文化精神探微
-
作者:张德丽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 陕文化 客家人 地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
描述:笔者在研究陕西与西安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发现,在陕西地域文化的构成中,不客忽视客家文化的成分。他们主要分布在陕西的汉中、安康、商洛等陕南地区,依然保持着比较独特的文化精神、生活方式、语言以及民俗。客家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客家先民的流浪史,更是一部拼搏史、创业史。
-
传播娱乐化环境下的客家文化传播
-
作者:黄小琴 刘开源
期号:第6期
来源: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传播 娱乐化 中国传统文化 环境 客家方言 地方文化 传播方式
-
描述: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客家方言的客家话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客家话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急需探索符合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的弘扬也有助于宣传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
番子湖客家村近50年来的环境社会变迁
-
作者:温绍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客家人 环境 农业社会 生活习性 小农经营 工业社会 经济活动 地形地貌 谋生方式
-
描述:型态,现在正在全世界某些地方以不同方式再现。包括有形的地形地貌改变,新兴建筑物出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生活习性与谋生方式的变化,都是值得大家回味与思考,也是值得客家人对于这种改变的评判。仅与记下当作大家参考。[第一段]
-
客家社区的大转折:《虔台志》中的南赣特区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特区 社区 研究者 环境
-
描述:研究者的目光,长期集中于客家人的迁徙,着力说明客家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这个庞大人群面对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本地区的环境,缺乏深入而具体的讨论。
-
客家服饰与自然环境
-
作者:陈佳
期号:第29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服饰 自然环境 适应性
-
描述: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明末清初“湖寮田山”事件的环境反思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绿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林 大埔 明末清初 事件 环境 山区 嘉靖 官府 盆地 人工林
-
描述:明末清初大埔山区所发生的“湖寮田山”事件,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开发山区过程中所遇到的开发山林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问题。
-
“三山国王”在台湾兴盛的原因
-
作者:郭新志 房学嘉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台湾 环境 原因
-
描述:明清之际,闽粤人大量移入台湾。与此同时,他们将闽粤文化、信仰植入台湾并使之传播。三山国王就是随着移民迁台而被带入台湾的众多乡梓神明之一。这一神明在台的兴盛与台湾移垦之初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
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环境研究
-
作者:黄志华 秦楠
期号:第8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 艺术符号 生成环境
-
描述: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环境进行探究。
-
客语
-
作者:蒋海波
期号:第1期
来源:现代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围屋 设计元素 设计新颖 归属感 青砖 餐厅 自然放松 体验 神似
-
描述:农舍用餐的体验,意在呈现自然放松的氛围。此外,空间用植物、陶罐、皮箱和黑板点缀装饰,通过射灯的提亮,带出空间的自然氛围,着实增色不少,更能感受客家农舍的温馨,在饱餐一顿的时候也能体验十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