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县客家“联芳楼”的建筑装饰艺术探析
-
作者:吕海雪
期号:第10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芳楼 建筑风格 装饰艺术
-
描述:联芳楼是上世纪30年代初梅县客家最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史学和美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联芳楼建筑的考察研究,从该楼的建造背景开始,由外部建筑设计、装饰风格、材料工艺到内部平面布局和设计细节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建筑的设计特点,以求重新认识该建筑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
凝固的“圆”舞曲:浅谈客家土圆楼中的“尚圆”文化
-
作者:唐甜
期号:第4期
来源: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尚圆 客家 土圆楼
-
描述:"圆"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客家土圆楼作为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是客家人将其人格理想倾注其中的精神殿堂。土楼形态的方圆轨迹演绎、圆融美学的八卦布局构造、向心有序的内部建筑空间,处处体现出尚圆文化对客家土圆楼的渗透。
-
中西合璧:联芳楼的建筑艺术审美表现
-
作者:杨传健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芳楼 中西合璧 建筑艺术 审美表现
-
描述:联芳楼,是广东梅县客家侨乡民居建筑形式的一种特殊风格的表现,是客家传统的房屋结构与西方的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典型民居建筑,它体现了中外建筑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具有重要的史学和美学研究价值。文章从其环境、造型、结构布局和装饰四方面论述联芳楼的建筑审美表现,以认识联芳楼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
-
赣南客家刺绣图案和文化特征研究
-
作者:刘利霞
期号:第20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刺绣 艺术
-
描述:赣南客家刺绣是客家文化的传承,是节日里喜庆的盛装,也是客家人心灵手巧的体现,更是以古老的制作方法和优美的图案诠释着客家文化深厚的内涵。本文以近代客家刺绣图案为对象,研究了其图案构成和色彩特征,并对其呈现出的美学特点、文化特征进行探讨。
-
出水莲花,古韵犹存--从《出水莲》演奏版本的比较看客家筝乐
-
作者:杨思敏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水莲》 罗九香 饶宁新 《琴况二十四警句》
-
描述:《出水莲》是客家筝乐中软弦的重要作品,因此,它要反映了客家人“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艳嫩也”的形象。它原是流行于民间的器乐合奏曲,由罗九香先生把它改编成了古筝曲。本文将对罗九香先生的演奏和饶宁新先生的演奏做一个对比分析,来试图探究客家筝乐的美学特征。
-
农耕时代客家传统服饰的生态美与启示
-
作者:张海华
期号:第26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传统服务 生态美 农耕时代 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
-
描述:农耕时代客家传统服饰是生态服饰的典范,集中反映了整体生态系统的平等、朴实与和谐,诠释了整体生命和谐特点的生态美学观。这些给现代人以生命价值的启示。图案中源头活水,给人以理论拓展性价值与启示;诗意生活,给人以心理调节价值与启示。
-
台湾客家文化与语言教学分析
-
作者:罗纶新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语言 教学
-
描述:客家文化却面临重大的考验。尤其遭遇空前未有之客家话大量又快速流失的问题,及文化即将灭绝的困境。台湾为了使各族群的语言文化得以保存。并且推动族群互相尊重、并存共荣的政策,乃在中小学推动乡土语言课程及
-
长汀:客家的传奇美食
-
作者:黄橙
期号:第1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汀 客家人 河田鸡 美食 豆腐干 传奇 土特产 菜肴 猪肚 瞿秋白
-
描述:天”的古老年代里,在颠沛流离的南迁旅途中,客家女人综合中原菜肴和闽越乡土特产所创造的独特美食,至今依然飘香于长汀的街巷和亲人的心野。作为游客,到了长汀不品客家美食,古城美景也就没有了附丽。没有味觉的美景,回忆时会感到单调的哦!
-
冥婚与盲婚:一曲催人泪下的女性命运悲歌——评李金发小说《一
-
作者:彭永彬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金发 冥婚 盲婚 命运
-
描述:李金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是中国诗坛的“一支异军”,但他反映的落后闭塞的客家山村实行“盲婚”简陋旧习的小说《一个女性的三部曲》跟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未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对其创作进行比较研究。
-
客家山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
-
作者:罗锐曾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底蕴 艺术特色 《人境庐诗草》 客家地区 爱国诗人 普通百姓 艺术风格 客家人 黄遵宪
-
描述:使臣黄遵宪曾称赞客家山歌是“天籁之音”,并慨叹“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于是把山歌也辑录进他的《人境庐诗草》中。普通百姓的喜爱,文人学士的称羡,千百年的流传,这一切都缘于客家山歌有其浓浓的乡土情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