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7)
期刊(148)
图书(112)
学位论文(21)
视频(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7)
期刊 (148)
图书 (112)
学位论文 (21)
视频 (5)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1)
2014(233)
2013(33)
2012(41)
2011(39)
2010(27)
2009(24)
2004(2)
1999(1)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91)
台声(5)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
大众文艺(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华章(1)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才智(1)
南平师专学报(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初探:以桂南客家采茶戏为例
作者:黄静芳  期号:第2期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桂南采茶戏 
描述: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荼戏历史悠久,其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歌谣体音乐,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配以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构成了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深受客家人民的喜爱,已成为祖国百花园中一朵姹紫嫣红的山茶花.
试论客家先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文学史  客家诗人  民间文化  诗歌创作  黄遵宪  梁启超  丘逢甲  新文化运动  李金发 
描述:晚清时期,中国的文化著述中浮现着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民间文化。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现代功能进行阐发与张扬,利用民间歌谣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1899年,梁启超提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论客家山歌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促进
作者:段刘娇  期号:第8期 来源: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文化建设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体系.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客家山歌是孕育红色歌谣最深厚的土壤,也是红色革命文化重要组织部分.深入研究客家山歌对井冈山革命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贡献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客家「姜绍祖抗日歌」探析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14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姜绍祖  客家  义民勇  叙事诗 
描述:,除分析其韵律外,也归纳有同字押韵、入声字与平上去声通押、合口音与不合口音通押、鼻化音与非鼻化音通押现象。再论及歌谣描写技巧方面,则以整齐的句式、丰富的想像、套语的运用、生动的问答等艺卫手法析论和举例说明。 这篇属於客家中型历史叙事诗,可与史书互相参照,乃台湾早期可贵的抄本诗歌。
两岸学人孜孜以求 开掘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第六届海峡两岸中
作者:钟宝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民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海峡两岸  现代化  研讨会综述  价值  中华民族文化  市人民政府  文化渊源 
描述:11月22日至24日,第六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的近200名嘉宾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台、客家文化渊源及其现代意义等议题,以主旨演讲、大会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届研讨会由民进中央、叶圣陶研究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
论炎黄时代之易卦
作者:史善刚 赵金昭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黄时代  易卦  《周易》  《归藏》  《连山》  伏羲易  《易》  黄帝 
描述: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
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
作者:杨祥麟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河洛地区  台湾文化  客家人  中华文明  河洛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  民族精神 
描述: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作者:安国楼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河洛文化  两种文化  世界文明  河图洛书  区域文化  河洛地区  移民特征 
描述: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
谈谈客家擂茶与擂茶粥的源流
作者:陈杖洲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茶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擂茶  源流    居住区  客家人  茶俗 
描述:擂茶与擂茶粥是中国最古老的茶俗,它起源于北方,流传于粤湘赣闽台等客家人居住区。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多方面揭开这一谜团。擂茶古代称“三生汤”,而擂茶粥则称为“茗粥”, 是从“羹饮”发展起来的一种既能解渴充饥又能防病治病的茶食。客家人从北方南迁后,大
福建文化遗产保护之忧
作者:刘志锋 余兆钢  期号:第6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福建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祖国和平统一  国家文物局  东南沿海 
描述:要的作用。特别是闽台具有独特"五缘"关系,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歌仔戏、南音等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加强福建文化遗产尤其是涉台文物调查、保护,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