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瑞和:于创作教学中推动岭南画风
-
作者:范素梅
期号:第2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画派 创作教学 宋瑞 1975年 画风 正规教育 台湾文化 美术系
-
描述:断努力学习,从而以优异成绩毕业。退伍后,依然从师于欧豪年老师,且任欧老师画室助教一职,并蒙赐斋名“雪鸿楼”,为进学治艺之所寄。 从此,宋瑞和诚恳地抱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绘画上,以撷取古有传统之精华,兼容
-
客家草袋饭(外一篇)
-
作者:赖晨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于没有饭盒,只好就地取材,用席草袋盛米做饭. 草袋采用生长于山野的席草,用古老的手艺编织而成,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席草又叫灯心草,是一种多年生沼泽簇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横走,其纤维长、坚韧有弹性
-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
-
海峡西岸觅茶踪
-
作者:吴志远
期号:第4期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邀请我们此行的东道主是茶商,就是在全国开了1000多家茶行的台资企业天福集团。 很自然,品茗茶,看茶艺,访茶人,听茶经,阅茶史,观茶事,闻茶道,就成了我们此番闽南之行的主线。 不消说,跟着茶人游览,你眼中尽是茶叶店,茶庄,茶楼;还有大街拐角处的店子里,邀三两好友,摆上一套茶具,高冲低泡,不疾不徐,悠闲品茶的茶友。 在厦门这座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城市里,处处是台湾的痕迹。 而两岸的交流,茶叶是被提起最多,又最为人乐道,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事物。 观茶事:被茶滋润的海边之城 我们的行程,先到以鹭岛著称的厦门,再南下漳州到漳浦,随后折回厦门西上永定。 一路上,中国最美的校园厦门大学,隔海观望台湾金门,海滨浴场,海沧大桥、鼓浪屿,福建标志性民居客家土楼,都是必不可少的观光景点
-
话说海峡茶俗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外烟酒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就让我们把这悠久深厚的茶俗文化,铭记于生活的漫漫长河中吧。 武夷山茶俗 主人敬茶时,擂茶碗内会溢出阵阵酥香、甘香和茶香,扑鼻而来,实在沁人心脾,是待客的佳品。 茶俗是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且各具风采。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很多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敬茶 在武夷山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
-
萌生与交叠:台湾「抛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
描述:套式中,展现出宛如唐「合生」与宋「唱题目」的口头
传统,以及百戏杂技的「抛掷手技J '体现了「打采」的庶民风情与「百艺竞
陈」的戏乐传统。这种洋溢着娱乐性、歌舞性、技艺性、游戏性与互动性,
由表演者与
-
土楼与社会环境的研究
-
作者:濮芳芳
期号:第15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土楼面前,人们禁不住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土楼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这一点,建军筑师们看到了土楼的材料经济结构强度、轴线布局、夯土技术、物理性能以及造型艺方面的特性.方史工作者注重于社会经济、宗教意识
-
古筝悲情乐曲中的按揉音和滑音分析
-
作者:张亚琼
期号:第13期
来源:成才之路·中、大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筝派、潮州筝派多用按揉音,河南筝派多用按颤音)。以下将把这二者合为一种技法进行分析,暂且统称为“按揉音”。 1.按揉音之音色 在古筝悲情乐曲中,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原本可以用右手
-
龙泉驿一种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四川画报·旅游人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知名画家集体入驻一个古镇搞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龙泉驿区打造艺术名片的决心。画展举办地洛带艺库,是由古镇上的一座老粮库稍加改造而成,极具LOFT风尚,富有流动性、开发性、透明性和艺术性。这些鲜活而又
-
探访清代客家毫宅----罗家大屋
-
作者:罗喜娟
期号:第7期
来源:老来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精巧,建造奇特,匠心独运。 大屋内现存有1 2幅大寿屏、1 2幅小寿屏,大的高4米,小的高2米,均以樟木做材料,采用凸雕工艺将各种花鸟、野兽、人物、字迹细凿而成,龙、凤、麒麟等传说中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