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生态的客住核心区聚落时空演进规律分析
-
作者:何郑莹 徐建刚
期号:第4期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生态 聚落 时空演进
-
描述:育和分布呈现出以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分布和沿水系呈带状分布的时间空间演进序列.客住核心区聚落所呈现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客家聚落选址问题体现了中原汉民族的先验文化的重要影响,从文化本质上,客家文化是客家先民的主体适应性结果,体现了对环境的最优适应性.
-
我国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意涵
-
作者:孙炜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表性行政机关 族群 文官价值 原民会 客委会
-
描述:等,其中有關合議制的委員會的制度設計,可視爲重視特殊團體(族群)或事務的價值與利益,強調代表性價值的行政機關,並由其擔任政策協調與統合的功能,以回應、多元社會的需求。在結語中,本文強調我國近年推動民主化
-
苏区时期的兴国山歌;苏区音乐史研究之三
-
作者:凌绍生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苏区时期 中央苏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特殊作用 兴国县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西北地区 革命音乐 六十年代
-
描述:一兴国县地处江西省的南部,是一个三面为山地环绕向中部南部倾斜以丘陵为主体的地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氵剑)江和(氵岁)水。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只有少数畲族居民分布在该县西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集体行动情境中的民、俗、学者与民俗学研究:以客家围龙屋保护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3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行动 传统创造 民俗学研究
-
描述:动表明,仅从民俗事象的静态描述来达成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将丰富复杂的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概括为一些有限的材料,实际上既忽视了"俗"在生活文化整体中的被创造和重新发明,又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的"民
-
效力家乡发展是一件快乐的事:记民盟盟员、遂宁兴宇农业生物科
-
作者:徐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物科技 遂宁市 企业家 表现形式 有机结合 文化艺术 生态农业 文化建设 历史文化积淀 效力
-
描述:术品的民间收藏、交易非常活跃。但是一直以来,该市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使遂宁文化建设有所缺失。夏绪祥捕捉到这个商机,于2007年10月斥巨资在西山路开建"遂宁市翔泰古玩城"。翔泰古玩城主体建筑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将宫殿建筑与客家民居建筑表现形式有机结合,独具
-
歌谣的起源及其人类学意蕴:从梅州都市山歌说起
-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都市人类学 客家山歌 梅州 起源 歌谣 心灵生活 人类主体 刘三姐
-
描述:梅州城里有都市人唱山歌的现象,在街角公园人们此唱彼和:“爱唱山歌这里来,这里搭有山歌台。”一派刘三姐进城的意境,山歌成为都市人类学的新景观。都市为何有山歌呢?客家山歌说:“大路唔行生溜苔,山歌唔唱心唔开。”山歌关系到人类主体的心灵生活。山歌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山歌起源时。
-
民国代国务总理伍廷芳
-
作者:郦千明
期号:第2期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伍廷芳 中国近代史 孙中山 华人 李鸿章 弱国无外交 美国 驻美公使 黎元洪 郭嵩焘
-
描述:称他是一位受爱戴的人,“他对他的国家贡献了无可估计的利益’’。 留英博士华人领袖 1842年7月20日,伍廷芳出生在新加坡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父亲伍社常原籍广东新会,早年背井离乡,只身到南洋谋生。母亲
-
北臺灣客家墓葬文化初步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
-
作者:黃萍瑛
期号:第157期
来源:民俗曲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墓葬文化 祖塔 家族墓園 墳場文化
-
描述:上,由於單憑個人之力是無法探究每個墓塚的,因而論述的個案多以大宗族的祖塔爲主,內容涉及其多元文化的意涵、墓地風水、風水利益與宗族,及未婚女性與祖塔等議題。尤爲重要的是,過去的研究多將祖塔視爲客家人宗族
-
“五型”战舰 乘风扬帆
-
作者:周小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审计与理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抓住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积极履行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各项工作均名列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茅;连续二十年获得赣州市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审计机关先进单位
-
李光耀:西方眼中的“中国通”,中国眼中的“西方通”
-
作者:陶短房
期号:第7期
来源:时代邮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和剑桥大学,接受正统的英式精英教育,并捧回一个炫目的“双五星”。 他的家族是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优秀属民、华人中凤毛麟角的既得利益者,但他的学业和前途一度被日本侵略、占领打断,于是他曾转而和占领者合作,利用自己的中英文特长,受雇于日本占领当局的“报道课”。 战后英国人回来,他仍然是良好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