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作者:张勇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村  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宁都中村傩戏无论傩神、面壳、道具、仪式、节目、傩班组织还是禳神,处处显示出它的古朴神奇,透过这些古朴神奇表象,可探析到其内涵的魅力:祭与戏的结合,娱神娱人的一致性,去凶纳吉的心理表露,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世俗心理的再现,民间信仰的原始性及庞杂性的体现,仪式的灵活性及完整性安排。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客家祭祖音乐
作者:肖文礼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仪式音乐  客家祭祖  乐班混奏 
描述:,以求传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推进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  文化保护  生态文化 
描述:客家文化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就有待深入。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非物质文
作者:肖文礼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仪式音乐  客家祭祖  乐班混奏 
描述:,以求传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江西宁都
作者:张勇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村  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江西宁都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赣南民间
作者:张嗣介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民间元宵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赣南民间
客家研究:非物质文化视野
作者:魏志龙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地区  文化视野  国家级  国务院  采茶  山歌 
描述:客家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十分丰富,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兴国山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闽西汉剧与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等5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
历史、现实与审美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情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客家文化  民间文化  审美风格  山歌  江西 
描述:审美情感的表达,更是客家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骄傲,——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的辉煌历史、发展现状与审美风格还是很值得人们去关注。对客家山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卓尔大家诸如屈大均、黄遵宪、丘逢甲、朱希祖、罗香林、朱自清、李金发、林凤眠、钟敬文等一长串英名,人们是不会忘怀的。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周建新 刘宇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信仰研究  客家社会  地域社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  师范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水文化  赣南客家 
描述:西等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余人出席,提交会议论文81篇。11月23日上午在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科报厅举行大会开幕式,赣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客家研究院名誉院长林多贤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副校长孙弘安教授主持开幕式,随后进行大会主题演讲。一在大会主题演讲中,韩国大田大学文智成教授通过对台湾新竹枋寮“褒忠亭”和韩国“七百义冢”的研究,指出“褒忠亭”和“七百义冢”在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上的转变与客家人和韩国人的文化观念不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台湾客家人善于应变,追求现实的功用,对其他思想的包容性强,文化观念复杂;而韩国人流于固守,追求观念的理想,对儒家思想的保守性强,文化观念淳朴。由此他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应对不同文化现象在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变化加以关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河合洋尚博士通过对日本学术界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梳理,发现日本客家研...
行走于书斋与田野之间,感悟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研究  民间文化  书斋  田野  代表作  行走  研究者  文化遗产保护  赣南 
描述:维方式、生存智慧、想象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形势十分严峻。可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屡获成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相继成立;学术成果陆续出版,推陈出新。在此形势下,赣南师范学院适时成立“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积极开展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普查、教学培训和学术研究。本专栏结集的三篇专题论文,正是这项“文化工程”的首批成果之一,旨在反映客家研究者对“非遗”保护所作出的实践性回应。本着鼓励新人之用心,以激发年轻一代保护与研究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热情,本期特别推出两位年轻学子的新作,她们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不乏别出机杼的勇气。中国艺术研究院肖文礼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