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361)
学位论文(115)
会议论文(2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361)
学位论文 (115)
会议论文 (22)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92)
2013(11)
2012(8)
2011(18)
2010(15)
2009(13)
2008(19)
2007(5)
2006(6)
199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6)
装饰(3)
地图(2)
科技广场(2)
作家杂志(2)
大众文艺(理论)(1)
理论建设(1)
设计进化论2006国际设计研讨会(1)
体育学系(所)刊(1)
體育學系系刊(1)
信息传播:文化变迁的动力——对赣南两个围屋的民族志调查
作者:曾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文化变迁  客家文化  赣南围屋  民族志 
描述:以往完全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信息传递十分迅速的时代,通过各种媒介的传递,对以往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的传统客家围屋文化产生极大的冲击,致使很多文化特征都在简化、变异,甚至消失。在现代信息传播冲击下维护与发展这一独特族群文化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十分重大。 本论文通过对赣南两个客家围屋所在村落个案的研究,试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信息传播现状与文化变迁现象进行民族志的重建。借用人类学、社会学惯用的民族志的质化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考察特定族群文化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发生重大衍变的问题,在现象的描述中总结规律,揭示信息传播在文化变迁中的角色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以期为研究特定族群的文化或者说是亚文化在新时代信息传播背景下的走向和发展进行思考和提供某些建议,为文化传播的总体研究提供一个鲜活的个案。 论文从赣南客家族群传统文化入手,论述客家人通过聚族而居的围屋建筑,运用传说、象征、仪式等各种传统传播方式构建了一个等级分明、相互依赖又极具特色的族群文化系统,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中传承与发展。再将两个围屋所在地目前所处的现代媒介环境勾勒出来,着重描述在此背景下,围屋文化几个重要特征出现的变迁现象。同时论述在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传统文化的张力作用使得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信息资源为己服务,维持族群认同和文化传承。 本文认为: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可以决定得了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下的文化碰撞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其中,大众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塑造和散播的大众文化、城市文化和消费文化影响着当地人的具体行为、自我认知以及社会关系。正是靠着大众媒体的演示与鼓励,客家围屋传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迁和重构。但文化主体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着这一切,其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借助于传统传播方式以达到文化适应与族群认同的目的。政治机构的信息指导、人际间的交流、大众传播的灌输,这三种力量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它们所构成的立体信息传播图景是客家传统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
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
作者:江金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  文化地理学  文化生态学  广东 
描述: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
鐵道文化產業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三義舊山線為例
作者:徐毓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義舊山線  鐵道文化產業  整合行銷傳播  地方文化產業  客家文化 
描述:透過整合行銷傳傳播理論之運用,以行銷傳播工具、地方文化產業資源、利害關係人等三大構面之整合,來探討民間與政府推動三義舊山線鐵道文化產業所遇到問題為何,俾利進一步提供未來整合行銷傳播的發展方式。研究設計係以利害關係人為主,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冀望綜合歸納鐵道文化產業整合行銷傳播發展的策略規劃模式。研究的主要發現,三義舊山線鐵道文化產業之內涵,係以鐵道文化為核心,加入客家文化、人文地景與自然生態,以及其周邊因鐵道文化而興起的商業行為,形成密不可分的產業。且經由前述本研究的三大整合構面,依Michael E. Poter所提出「價值鏈分析模式」為依據,可進一步發展三義舊山線鐵道文化產業之整合行銷傳播的價值鏈模式圖,其主要以客家文化、鐵道文化及自然生態景觀的為根基,而由行銷傳播工具、地方文化產業資源及利害關係人等整合構面為支援的基礎上,來創造優異的行銷績效。最重要的是此種整合之過程,是以「文化」為鐵道文化產業最大的加值元素。
徐傍兴与台湾六堆客家发展
作者:宋美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徐傍兴  六堆  客家文化  客家  台湾 
描述:青少棒以及青棒冠軍,替我國爭取無尚的光榮。徐傍興一生影響臺灣六堆客家發展甚巨,推動棒球運動對國家貢獻良大。
為此,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主要針對徐傍興個人生涯歷程,進而研究其對臺灣六堆客家之作為,最後,論述徐傍興對臺灣棒球運動與臺灣客家文化所產生之影響;在文獻回顧方面,本論文將徐傍興之相關資料做一分析整理;對臺灣六堆客家相關之學術論文、專書等區分成三個時期探討分析;在研究途徑方面,本論文採用「歷史研究途徑」、「內在研究途徑」和「外在研究途徑」,探討徐傍興對於六堆客家發展之影響;在研究方法方面,則採用「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深度訪談法」,實際走入徐傍興所居住過的夥房屋、美和中學、美和技術學院以及位於臺北的徐外科醫院,驗證所蒐集之文獻,並訪談與徐傍興生前接觸之人士,獲取第一手資料。接續於本文中,對於徐傍興成長發展過程做詳細之探討、並針對目前之六堆客家之政治、經濟分三個時期探討;六堆客家之教育、文化等方面也做系統性之分析整理。最後,論述徐傍興對於臺灣六堆客家所作的貢獻與影響,進而論述徐傍興對臺灣棒球運動以及臺灣客家文化運動之影響。
留住客家身影- 吴锦发小说中的美浓书写
作者:李美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锦发  客家文学  客家文化  乡土文学  美浓文学 
描述:理和、鍾鐵民「根植於土地」的寫作風格影響,小說呈現出美濃人與大自然間親密的互動,它承繼了80年代以前鄉土作家以「鄉土」為書寫題材的特色,因此之於八0年代的台灣文學,吳錦發的鄉土小說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
在吳錦發的小說中,透過心境上的尷尬與徬徨,誠摯地表達因為時代的變遷,美濃的人、事、物如何隨之轉折與消逝,其寫實的文風呈現了時代不斷變遷中,人性的弱點卻是如何的不變,這樣的一個特殊觀點,是他的作品與其他鄉土小說有別之處,也傳達出80年代台灣文學的時代象徵性。
吳錦發的創作相當多元,寫作題材涵括社會寫實、人性探討、原住民議題及美濃懷鄉思情。然而其「鄉土小說」,由於主要背景均為美濃,故也可稱為「美濃小說」。美濃是個道地的客家村落,因此筆者欲研究吳錦發小說中的「客家書寫」,即先從其小說中場景空間的運用作一探究;接著,再深入研究小說中語彙應用的情形,分析不同語言如何交雜使用在文本中,傳達給讀者怎樣的客家氛圍。最後,再從小說內容去探究美濃當地客家人的客家文化,並透過諸多客家文化的呈現,進一步分析吳錦發小說作品中呈現出的客家面向書寫。本論文特別聚焦美濃書寫作為其客家書寫的代表,研究吳錦發小說呈現的思鄉情懷及客家意識,以期對吳錦發及其小說有更多認識與瞭解。
苗栗客家山歌研究 -以头份镇、造桥乡、头屋乡、公館乡为例
作者:张莉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歌  客家山歌  客家文学  客家文化  民间文学 
描述:文化資產。

本文以苗栗縣頭份鎮、造橋鄉、頭屋鄉、公館鄉的客家山歌為研究範圍,運用田野調查方式蒐羅、整理山歌文獻,探賾四個鄉鎮的山歌源流、表現形式、語言風格、內容特色與民俗文化等,以彰顯客家山歌之文化。
六堆地名与客家发展
作者:刘相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六堆  地名  客家文化  语言 
描述: 再來是六堆名稱如何形成及被定位?至今六堆組織的功能為何?並從自然環境、與原住民的關係及行政區域的劃分來探討六堆的範圍。對地名的探討則是從村莊中部落小地名在地方開發、水利發展及分類械鬥中來論述,針對各個鄉鎮的情況做分門別類,每個地區地名來由並不完全相同,要從地名的特性上得知。 此外在語言及詞類上也可以看出地名受到的影響,除了原本講的四縣客家話外,在臺灣多元族群的環境及歷代不同統治者的交替下,語言受到的變化,並從詞語的分類去分析地名的來源。 最後,再由文學及文化上來做分析,從民間文學中去了解一般民眾的生活情況,當地人流傳的文學有哪些?藉此可以看出六堆客家人真誠樸實的一面,而文化上則是強調客家人在面對外族統治時的應變能力。
客家桐花祭政策网络关系之研究:以苗栗县为例
作者:吴信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客家桐花祭  客家文化  社会网络  政策网络 
描述:建立與執行情形。研究發現,在政策目標之行銷目的達成方面:(1)客家桐花祭活動的成績受到肯定;(2)油桐花影響當地產業經濟發展;(3)當地特殊環境及人文資源的客庄,對客家桐花祭旅遊人數及回流率有顯著影響
客家文化产业行销策略之研究:以双埔客家地区为例
作者:刘竹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客家文化  行销策略  新埔  北埔 
描述:roduction)等4C策略,研擬以顧客為導向之行銷策略,向決策當局提供建議,創造產值,繁榮地方經濟。 本研究目的為 一、善用優勢、克服劣勢、掌握機會、避免威脅,整合客家文化產業資源,為顧客打造最具特色、最高品質、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生態園區。 二、保存客家文化資源與特色,結合產業,運用創意行銷至全世界,吸引顧客來體驗客家文化之美,並增進文化產業的產值,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 三、研擬以顧客為導向的行銷策略,向決策當局提供建議,創造產值,繁榮地方經濟。 本研究發現為: 一、文化是好生活也會是好生意。 二、成功的行銷使銷售成為多餘。 三、文化設施的維護保存、經營管理、活化利用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 四、低俗且流於形式之產業文化活動成為文化產業之殺手。 五、農會在地方文化產業的行銷與發展扮演關鍵性角色。 六、金廣福文教基金會是北埔文化產業發展幕後的推手。
客家敬字亭文化与运作:以新竹县新丰扶云社为例
作者:谢乾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敬字亭  惜字会  客家文化  新丰扶云社  扶云社 
描述:敬畏,盼科考中舉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以及宗教的教化,都推波助瀾讓敬字惜紙更具正當性,也更為客家人接受且傳承。敬字亭的存在,見證客家人愛惜字紙的文化堅持。 學者專家對惜字亭的研究,卻獨獨未見「新豐扶雲社孔聖亭」的討論,「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建亭一百三十餘年以來,從未間斷祭祀,且有全臺獨一無二的運作組織,殊為可惜。本文補足前輩學者未及探討的遺漏,為保存敬字惜紙的文化傳統留下見證。 本文透過文獻爬梳,運用田野調查法,輔以親身參與及訪問法,對「新豐扶雲社孔聖亭」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從見證儀式的參與觀察,拍照記錄,進而訪談創社社員後裔及文史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挖掘出僅在口傳之間的記憶,拼湊出更貼近真實的新豐扶雲社板塊,協助我們更深入的瞭解新豐扶雲社。我們將新豐扶雲社及孔聖亭的緣起、組織、運作情況一一補實。 本文發現敬字文化是儒家知識傳承的載體,「新豐扶雲社孔聖亭」是全臺擁有土地,因地緣及業緣型態組成的客家敬字亭組織,有創亭以來不曾間斷的客家敬字亭運作,是傳嫡子的社團組織,擁有補助出席祭祀的交通車馬費,還因應法令規定,成了全國性的社團組織,因擁有客家敬字亭文化而影響地方文化。盡管時間、法令、人事更迭,唯一不變的是傳承敬字惜紙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