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东五华客家话比较研究
作者:徐泛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华  客家话  音韵  方言比较 
描述:結果頗有所獲,五華話除具備客家方言共通特點之外,尚可歸納出四大音韻特色:(1)聲母中的兩波捲舌化運動 (2) 韻母中i、u元音的轉換關係 (3) 後字變調 (4) 「濁去歸上」的調類歸併。針對特別
揭西五云镇客家话的音韵研究
作者:黄秀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音特点  比较音韵  音韵现象 
描述: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概述。第二章是五雲鎮客家話的平面語音系統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和連續變調、文白異讀來做平面共時之比較。第三章是五雲鎮客家話和中古音韻的比較,針對五雲鎮語音的特點,分別將五雲鎮客家話與《切韻》系韻書所代表的和中古音韻的比較,從聲母、韻母和聲調三方面和中古切韻音系,以對比方式探討中古音到今五雲客家話的語音演變,以求歷時性的改變,歸納出五雲鎮客家話的語音特點。第四章五雲鎮的客家話特點第五章五雲客家話的詞彙比較,介紹五雲鎮的特殊詞彙,以《漢語方言詞彙》作為比較的底本。第六章為結論,綜合語音、詞彙、的結論。通過以上的比較,可以深入了解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特徵。透過研究結果比較出五雲鎮客家話的音韻、詞彙有保留、也有創新變化,在聲母方面,有重唇→輕唇、送氣→不送氣的變異,顎化發展成兩套;韻母方面,元音高化、元音破裂;聲調方面陽上歸陰平、陽去歸陰上,語言的變化在不同年齡層中,明顯受到潮汕話和國語的影響。文化是靠著語言承傳的,為了讓所有客家次方言有詳實的語料,希望透過調查研究初步整理五雲鎮的客家方言,讓客家文化更為永續發展,也能提供作為日後研究比較的基礎。
中寮乡客家话的语言接触现象
作者:林珍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借  语言接触  中寮  南投客家  诏安福老客 
描述:次移民的後代為研究對象,探討中寮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現象。研究發現中寮鄉語言接觸後產生變異的語言形式還未固定,多少夾雜其他次方言的語音特點或詞彙,常見隨機的語碼轉換,內部或個人的差異明顯可見。大致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幾點:聲母方面受閩南語影響產生-b聲母,部份中古全濁母清化讀不送氣;四縣腔和海陸腔客語融合的結果,舌尖面濁擦音j-聲母和零聲母 ? 二種讀音並存,滋絲音只有一套ts、ts’、s聲母。韻母方面海陸腔知莊章組字元音正進行-i>-?的變化,唇音之後的-ui韻正在向四縣腔的-i韻合併,且仔尾詞多被 e取代;客家話的-u韻尾消失及-m尾韻異化為-n尾,閩南語的-o元音、-u元音、-an等韻已經滲透進入客家話詞彙的語音之中。詞彙方面受到語言接觸的影響產生融合和移借,本文從部分移借、完全移借、構詞形式借詞及中寮四縣腔和海陸腔相互移借等四項分別闡述。海陸腔客語受到四縣腔客語的影響,聲母韻母趨同於四縣腔,聲調維持不變,形成「海四話」。中寮鄉的客家話嚴重流失,南中寮比北中寮的流失情形嚴重,海陸腔客語的流失更甚於四縣腔客語。造成客家話轉移和流失的原因,有地理環境的偏僻,須靠聯庄組織與祭祀活動達到互助合作與聯繫交流,產業與經濟的發展、收養與通婚等因素,都提高了閩客語言接觸的機會;客家話的社會評價低落、再福老化、年輕學子和青壯年人口外流、華語普及等因素,更加速了客家話的流失。
严修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客人对》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严修鸿 清朝中期以来,粤中、粤西的“土客之争”日趋激烈,客家人不仅一度受到客居地原住民的经济抵制,而且受到他们的文化拒斥,被视为“苗蛮之种”。岭南“土客之争”本质上是族属之争,也即客家人的文化身份之争。 中山大学教授古直先生1928年著《客人对》,力说客家“诗书礼乐”文化之盛,讲述客家
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语音对比研究
作者:黄金宝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通话  客家方言  韩国语汉字音  语音对比研究 
描述:上古汉语语音的特性。而作为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是建立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的。反映北方方言系统的《中原音韵》和反映中古语音系统的《广韵》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是汉语还是韩国语,在上中古语音构拟、语音史
无情地揭露辛辣地讽刺 ——客家俗语点评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方言] 不少客家俗语流传极广,语言尖锐辛辣,无情地揭露了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1)牛耕田,马食谷。(形象地揭露了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 (2)前人种竹,后人享福。(具体地描绘了某些坐享其成者。) (3)人敬有钱侪,狗敬拉屎娘麻。(刻画了某些贪财之人的丑恶嘴脸。) (4)上夜“三斤狗
客家儿歌两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水源 客家儿歌形式多样,多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在过去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根据社会现象,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形成了既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又可以教育后人的客家儿歌。客家儿歌还可以锻炼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旗杆石:独特的客家人文景观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一特] ▲梅江区城北玉水村的旗杆石 ▲丰顺县建桥镇建桥围的旗杆石 ▲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的旗杆石 ▲梅县梅西镇宜塘村的一对旗杆石 行走在梅州农村,偶尔会看见在一些宗祠或老祖屋门前,屹立着一对甚至更多的独具一格的旗杆石,不屈的身躯直指蓝天,既有几分威严
闽西客家的修谱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寻根问祖、理清支系、认祖归宗、定辈正名,是修谱的要旨。族谱,记载着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及其事迹。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官、私史书的重要补充,是我们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闽西客家的各姓、各乡村都十分重视修编族谱。 族谱的开头,一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