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1)
报纸(57)
学位论文(49)
图书(7)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1)
报纸 (57)
学位论文 (49)
图书 (7)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88)
2012(21)
2011(15)
2009(13)
2008(10)
2007(7)
2006(2)
2004(2)
2003(1)
199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客家研究辑刊(8)
嘉应学院学报(3)
社会科学杂志(2)
厦门文学(1)
南国红豆(1)
江西社会科学(1)
前沿(1)
读书杂志(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
隆昌客家话语音研究
作者:周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隆昌  客家话  语音  西南官话  方言岛群 
描述:,将隆昌客家话语音与《广韵》音系相比较,得出隆昌客家话语音的古今演变规律,其中声母规律9条,韵母规律11条,声调规律5条。从共时比较的角度出发,将隆昌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地区的客家话、西南官话比较,发现
广东汉剧研究
作者:陈志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剧种  广东汉剧  发展历史  舞台艺术  粤东社会  客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不仅为广东汉剧的保护获得了发展的话语权,也为本论题的研究注入了时代涵义,在“余论”中通过对广东汉剧历史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的总结,并借鉴昆剧、粤剧的成功经验,建议广东汉剧在舞台唱念语言上“改官为客”。本论
平日勤劳持家、温顺如水,遇事敢闯敢闹、敢爱敢恨 喝娘酒
作者:林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林洁 妇女节·说女性② 有人说,是客家女人撑起客家族群的天空。 曾经,家头教尾,灶头镬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全是客家女人的活。客家男人一辈子,大多只负责朝着读书、当官、做生意这条光宗耀祖的大道前行,无论成功与否。于是,“勤劳刻苦”的头把交椅,自然首推客家女人稳坐。 如今,负担
广西临桂小江客家方言岛研究
作者:陈辉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江  客家话  语音  词汇  语法  历史层次  比较 
描述:比较研究,包括小江客家话与历史音韵的比较、与梅县客家话语音、词汇的比较、与桂林官话语音的比较等;最后一部分是对小江客家话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对小江客家话语音和词汇的演变及其历史层次分析。
身在异乡非异客同乡村里新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长岭村里的江西土特产相当好卖。 黄贝岭里专为老乡们开的川菜馆。 ▲住在黄贝岭的四川妇女聚在一起纳鞋底。 ▲同乡村里的特色餐馆最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 郑 恺)福田新区委对面的大楼上竖着一个招牌,上书“湖南攸县驻深圳办事处”。在招牌的周围紧邻着两个城中村——皇岗村和石厦村,村里主要人口不
铅山太源畲话的体貌系统
作者:胡德荣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话  体貌  标记  意义 
描述:太源畲话中一些体貌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和假设。此外,本论文还尝试与其他地方的畲话、客家方言、当地赣方言铅山话作共时的比较,以期揭示太源畲话体貌的特点及其与相关方言的联系,为畲话语法的进一步研究作材料上的准备。
明清时期粤东北流民与社会变迁
作者:周伟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  流民  客家  生态 
描述:的认同,通过参与科举、组建宗族等方式,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逐渐取得了地方社会的控制权。随着流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直至完全“土著化”,流民群体开始拥有了书写自身历史的权力。这也促使粤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这正是十九世纪出现“土客问题”之后,“客家人”认同意识产生的历史根源。
博白龙潭客家话研究
作者:王巧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方言  龙潭客家话  语音系统  语法研究  词汇研究 
描述:客家话语音与梅县、陆川、沙河三点的客家语音进行计量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龙潭客家话的词汇研究。把龙潭客家话的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计量比较,找出有音无字的常用词、与普通话词形不同的词
为了心中的“客家之旅” ――访印尼华侨吴能彬
作者:詹鄞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客家文化节的开幕,使龙岩又一次凝聚了全球华人的目光。 前段时间在闽西宾馆,记者专访了前来参加土楼客家文化节,并参加客家圣殿、客家博物院奠基的印尼华侨吴能彬博士。他说,作为客家游子,我又一次回到祖国,重走客家之旅,感 到十分愉快。 他说,今年4月22日,他作为火炬
客家猪倌的龙门传说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胡怀军 1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乡村猪倌,养了两年猪,亏了8万元。 而今,他创办的龙树门业已经成为央视上榜品牌,龙树钢木门销量占据华南第一、全国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套龙树门卖出。他的目标是:争做中国门业第一,跻身全国500强。 从客家猪倌到门业骄子,邓树生谱写了一段蜕茧成蝶的龙门传说。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