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茶山村 民居古风存
-
作者:欧莉
期号:第12期
来源:华人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茶山 山村 古风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 交通便利 近代建筑
-
描述:不惊叹这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物华天宝。这里将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
试论茶山诗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
作者:钟俊昆 江凌风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山集》 创作倾向 清峭 轻快
-
描述:曾几,号茶山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爱国忧民的,但惨烈的家国身世以及独特的诗学追求,使茶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江西诗派诗人的艺术道路,其清峭、轻快、自然平和的艺术特色,开了江西诗派中兴的先声。
-
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维解读
-
作者:赖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艺术创作 赣南采茶舞蹈 客家 灯彩 茶山
-
描述:本文从儒家文化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灯彩艺术有不解之缘;从地理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茶与山有不解之缘;从社会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为什么与诙谐有不解之缘.
-
中国名村 广东茶山村
-
作者:罗杨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名村 广东茶山村
-
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规划设计:以广东省梅县茶山村为例
-
作者:李婷婷 郑力鹏 高云飞
期号:第9期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传统民居 规划设计 保护 旅游
-
描述:以广东省梅县茶山村为例,对民居单体采用绿色修缮设计和简洁标识设计,使民居建筑风格得以保留;对旅游服务设施采用绿色分离型设计,使村落规划布局、自然环境等因素得到有效保护;指出这种以保护为前提进行的旅游开发设计理念,可以使传统建筑群得到普遍性保护与延续。
-
浅谈粤北采茶戏演唱方法发展
-
作者:邵欢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采茶戏 演唱方法 客家地区 广东省 湘南地区 粤北地区 文化迁徙 发展 唱腔音乐 唱法
-
描述:粤北采茶戏是流传在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和河源市客家地区的戏曲剧种。始于明清以前流行于闽、赣的采茶山歌、小调。随中原文化迁徙,传入岭南,流行于粤北客家地区的民间小调。粤北采茶小调不断吸收赣、湘南地区的民间花灯、花鼓的歌舞表演形式,逐渐形成粤北地区独特的地方戏种。在我国戏曲
-
台湾客家茶文化
-
作者:余鹏春
期号:第7期
来源:茶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文化 客家人 客家先民 客家文化 台湾 新竹县 擂茶 客家族群 文化主题公园 体验
-
描述:最深的要数"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园区结合客家族群生活经验中的文化内涵,如:农村体验的茶山水田,开放民众接触泥土、体验农村生活,藉由学习的过程体验农民的辛劳,亲身感受客家"克勤克俭、敬天爱土"的精神。
-
中国近代外销茶的生产和流通环节
-
作者:陶德臣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外销茶 生产 流通环节 中国近代
-
描述:更是“茶山遍地,不知凡几矣”。浙江省分水县“山多田少,土地硗脊,民以薪炭茶漆为主”(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农业出版社1957年出版)。广东省鹤山情况雷同,由于“山地最适于茶树之栽培,故种植者较多。清道光间……该县无论土著客家,多以植茶为业”。清明时节茶区十分忙碌,“田家催耕急,山上采茶
-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
-
客家民居“申遗”全力以赴保护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接一版
梅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古村落特别是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我市正式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将各县(市、区)累计上报的6000多座围龙屋一一进行拍照、考察、采访,完成了尺寸丈量和民居描述,最终挑选出30个单体建筑和3个群落作为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