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9)
期刊(30)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9)
期刊 (30)
学位论文 (4)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31)
2012(22)
2011(13)
2010(13)
2009(12)
2008(8)
2007(2)
2006(3)
2003(2)
按来源分组
三明日报(6)
文史知识(1)
书香两岸(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
歌曲(1)
航空港(1)
文史杂志(1)
海峡通讯(1)
教育评论(1)
寻根(1)
让客家文化传承两岸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客人在土楼参观情景。  1月29日至30日,以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荣举为团长的“客家学与两岸发展研究团”一行18人到永定县参访交流。其间,他们实地考察了世界遗产福建(永定)土
静守往昔的客家古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密溪古村全景。 进入谨光鼎臣合祠的八字门楼。 赵丽春 杨锦辉 宋玉琳文/图 在离瑞金市九堡镇北偏东12公里处的凤凰山下,有三条小溪流经片村汇合于环溪水库,诗有云“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这个美丽的千年古村就是密溪村。 据《瑞金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南宋咸淳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黄荣太 自古以来,中都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宋代以降,弹丸之地竟有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2人。著名爱国诗人刘坊、丘逢甲都曾在中都兴办学堂。文人学士各领风骚,涌现了大量名作,如丘嘉穗的《东山草堂诗集》、《东山草堂文集》书目列入《四库全书》。 “十一五”期间,中都镇在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
副副围屋对联见证坑梓客家发展史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静谧的龙湾世居见证了坑梓客家发展历程。本报通讯员世轩摄 龙田世居门前的对联藏着宅名。本报通讯员世轩摄 本报记者 杨剑锋 通讯员 刘丽川 客家文化与充满诗情画意的对联艺术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客家人对于对联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情有独钟。在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被保存下来较完整的围屋有61间,里面大部分都保
宁化客家拜年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先进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以“诗礼传家”的客家人,特别注重拜年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宁化,客家人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留下一整套隆重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之最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位于下洋镇初溪村,海拨400-500米大山深处的山坡上,形成于13世纪初,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该土楼群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和谐相处的典范。  ★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 群――洪坑土楼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湖坑镇
235年客家围屋风雨飘摇
作者:王莉英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围屋木门雕镂精美。 梅冈世居外墙被破墙开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莉英 文/图 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开始建造的“梅冈世居”、“安贞堂”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坐落在龙岗街道杨梅冈村。由于缺乏保护,如今围屋墙皮剥落霉蛀,断瓦残垣,原住民早已不在,租户将收来的废品杂物堆放在此,破败和杂乱
客家祀神祖位信仰礼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 谢文娟 自从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赣、闽、粤交界地居住后,他们同时也把自己的祖宗随之带到了这里,予以每天早晚拜祀供奉之。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慎终追远,尊祖睦宗的谒祖孝心,表达了客家人子孝孙贤,唯读唯耕的高尚品德。 客家人都会在住房的厅堂正上方墙壁上设一个长方形的“神祖位”(每个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之最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位于下洋镇初溪村,海拔400-500米大山深处的山坡上,形成于13世纪初,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该土楼群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和谐相处的典范。 ★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洪坑土楼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湖坑镇洪坑村
客家之子的艰辛求学路逸言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勒紧裤带也要让子女读书”,这是我的老家龙川鹤市流传很广的俗话。虽然也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含义,但更多体现崇文厚德,督促孩子刻苦好学、奋力上进,是千百来客家人迁徙中为生存发展培育出来的族群品格。客家人是中华大地唯一漂泊的汉族民系。这些原来的中原望族,一千多年来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