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2版(理论与实践)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挂接】

【全文】

□ 黄荣太

自古以来,中都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宋代以降,弹丸之地竟有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2人。著名爱国诗人刘坊、丘逢甲都曾在中都兴办学堂。文人学士各领风骚,涌现了大量名作,如丘嘉穗的《东山草堂诗集》、《东山草堂文集》书目列入《四库全书》。

“十一五”期间,中都镇在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同时,文化工作也取得优异成效。该镇的历史文物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全镇有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存耕堂、云霄阁、周公塔列入第七批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2007年8月,“中都女子五梅拳”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1月,中都镇被省政府评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6月中都镇古基村丘金连、丘龙秀被省政府确定为上杭女子五梅拳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1月6日,中都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虽然,中都镇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如文物保护滞后,文化遗址维修保护经费严重缺乏,文物流失严重,仅存的一部分文物也疏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环境较差,乡村文化组织发展缓慢等等。

中都镇近年来提出打造“文化中都”品牌的一系列思路,提出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抓点带面、全面规划、整体提高、商业运作、带动旅游、促进中都和谐发展。按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实现打造“文化中都”品牌,笔者认为需从以下五方面加以努力:

(一)发挥现有文化优势,打造客家文化品牌

一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二要成立乡镇文化发展基金会,实施市场化运作文化实体。三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制订文物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争取资金维修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文物。四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专项扶持。五要挖掘整理客家民俗文化,重在挖掘传统的耕读文化。

(二)探索文化发展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首先要做到政府扶持和自身发展相结合。其次要积极创新融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对中都特有的文化产业进行重组、包装、运作,促进文化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三要打造品牌,全方位打造中都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树立后,进行建设和推广,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文化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形成注意力经济。

(三)加强文化工作领导,造就一批文化人才

要利用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外派人员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文化人才,加强对客家文化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客家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拓展文化建设阵地,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重点扶持建设镇文化中心,对其进行改造,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村级以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因地制宜拓展文化活动场所,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

(五)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文化发展动力

客家文化的发展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通过旅游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都镇具有优越的文化旅游资源,要着力打造农家乐旅游、采摘旅游、乡村民俗旅游、朝圣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个项目。

(作者系中共上杭县中都镇党委书记)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