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29)
报纸(294)
学位论文(108)
图书(10)
会议论文(8)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29)
报纸 (294)
学位论文 (108)
图书 (10)
会议论文 (8)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369)
2013(62)
2012(70)
2011(77)
2010(59)
2009(28)
2005(6)
2004(4)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3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2)
嘉应大学学报(4)
市场瞭望(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
广东史志(视窗)(1)
岭南学刊(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
东方艺术(1)
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歌
作者:张松滨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象征诗派  盗火者  非对称性比较 
描述:的形成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民族化改造方面的努力,为提升中国象征诗的艺术地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和李金发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因此,本文将对两者进行宏观(地域文化背景、情感、职业历程等)和微观
论乡村治理中的农民公私观
作者:郑庆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社会  乡村治理  农民公私观  “善治” 
描述:至左右了乡村治理的绩效。毋庸置疑,在乡村治理制度变迁中研究农民公私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历史学等学科视角,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乡村治理、公私观与
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
作者:王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沿革  内容形式  形态特征  保存发展 
描述:客家人相依为命,客家人的兴盛与变迁带来了采茶戏的繁荣与发展。传统的采茶戏剧目均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与斗争、劳动与爱情、商贸与习艺为主要内容,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现实,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同时,也为采茶戏以后大演现代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客家民居的生态意识
作者:李兴发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态意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物流——物质在空间各个环节中的流动  如流向  流速  流量  流距等  状况  流线上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应平衡而且适量  另外一个环节输出的物质为下一环节的资源  能流——能量来自宇宙  在最终返回到宇宙中去之前  信息流——空间中信息的流动是错综复杂的  各种各样繁多的信息随事件发生而发生  接着信息的接收  传递  屏障  记录  分析  加工  处理  反馈  控制运作等都是服务于物流和能流的。 
描述:本文首先简要讨论客家民居山地建筑的背景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它作为一种生态空间环境应有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状况,分析建设者当时的生态意识,试图寻找今天客家民居或其他民居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寻找改造其不足之处或不适应现实生活需求之处的可能性。
《千年回望》描绘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土楼、石牌等等,以“边走边读”的形式,动态地勾勒出客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对客家的历史、现实与未
唯物史观与客家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郑景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描述:的提升有帮助,并且在振兴客家学研究上有一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可以对客家民俗作一个新时代的论述,这将促进这一文化内涵得到丰富与发展。 本课题以哲学、民俗学、文化学为线,以客家民系中的民俗为面,运用
中西文化之间的韩素音
作者:杨亚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素音  认同焦虑  双重立场  跨文化困境 
描述:动因是身份认同的焦虑,根本原因是文化归属的危机。认同的双重性是她对所遭受的文化上的双重疏离的心理应对。自传的写作是摆脱焦虑的努力。第二,韩素音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表明了她第三世界
文学视野中的客家学术研究 ――评马卡丹新著散文
作者:张永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但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卡丹新著散文集《客家名镇客家村》,犹如一股清风拂来,令人顿感神奇、惊喜而又凉爽、舒心。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把人们感觉比较枯燥的学术研究也注入新的甜润的思维活力,让古老历史给人立体的景观和形象的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作。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是
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贺州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为
作者:周俊满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博物馆  生态保护  民族内部动力  社区参与 
描述: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在总结已有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上,对生态博物馆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生态保护机构,就是博物馆的社区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
客家防灾谚语
作者:林东祥 整理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在与自然灾害斗争过程中,总结出众多防灾谚语,这些谚语可能不尽科学,但许多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对于现代防灾减灾仍有借鉴意义。 1.大小蚊扑灯,将有大雨淋。 2.蚊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