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的华彩乐章——访蔡氏古民居
-
作者:曾纪鑫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日常生活 乐章 民居建筑 永定土楼 客家土楼 大观园 福建
-
描述:福建最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一为客家土楼,二为闽南民居。永定土楼与蔡氏古民居是这两种建筑的典型代表,并称为福建民居的两朵奇葩。笔者在领略
-
邝氏播迁:客家先民的足迹
-
作者:陈良学
期号:第4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播迁 文化传承 客家民系 汉民族 迁徙史 家族 姓氏
-
描述:邝氏,是我国汉民族中少见的姓氏之一。邝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她却是客家家族的典型个例。考察邝氏家族的崛起和迁徙史,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客家民系形成的轨迹及其文化传承。
-
“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之人地关系分析
-
作者:宋豫秦 常磊
期号:第1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称 台湾居民 社会发展史 河南省 学术界 文明化 闽台
-
描述:据族谱和方志记载,闽台客家祖籍多源自今河南省的光州固始。学术界对此虽认知有异,但无大的分歧。据1953年台湾的户籍统计,每5户台湾居民中就有4户先民来自光州固始。有人曾形象地说,台湾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
-
怀川话漫谈
-
作者:王保成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方言 普通话 中原官话 北方方言 地方特色 形容词短语 形成原因 东南方言 太行山 客家方言
-
描述:通常来说,中国有八大方言语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怀川话使用范围虽然在河南西北部,但它完全
-
客家人的添丁炮
-
作者:姜彩萍
期号:第3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人重“丁”甚于重“财”,认为“丁”本身就是“财”,有“丁”则有“财”,添丁则意味着“人财两盛”。添丁作为客家人最重要的礼俗,其庆祝活动往往融入客家岁时民俗之中,给客家人和美的岁时生活带来更多、更亮丽的色彩。
-
“宙合方圆”:客家土楼的生命世界
-
作者:韩振华 赵娟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生命世界 《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大会 闽西山区 大型建筑 世界遗产地 和谐相处
-
描述:在闽粤赣交界的闽西山区,有着让世界为之震撼的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它们便是客家土楼。这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2008年7月7日,第32届世界
-
寻访延陵吴
-
作者:吴福辉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伯 《史记》 客家 南部 地名 中国 台湾省 实在 自身 知道
-
描述:2001年1月在台湾南部客家集聚地看到“延陵堂”的匾额时,我真是惊喜交加,居然呆在那里了。说来惭愧,虽然翻阅过《史记》,读过一些篇章,但我无法确切地说是否在《吴太伯世家第一》里(这可是“世家”的首篇),注意到延陵这个地名。待我知道延陵同我自身有关,实在已经太迟了。
-
赣南客家围屋
-
作者:万幼楠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围屋 赣南客家 围龙屋 龙南县 土楼 坞壁 赣闽粤边 公共空间 建筑材料 厅堂
-
描述:赣南客家围屋万幼楠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三省都有代表各自地方特色的民居,即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客家民居的奇异文化景观。一、围屋概说围屋,即围起来了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
-
神榜与四川客家人的祖籍记忆
-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5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记忆 祖籍 四川客家 移民文化 广东人 文化融合
-
描述: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
客家『根认同』之现实价值
-
作者:李尚宁
期号:第6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地区 认同 语言特征 文化传承 宗族制度 开拓进取 中原地区 族谱 李姓
-
描述:自西晋以来,在闽粤赣交界地域形成了一支具有稳定族群语言特征,客属意识强烈,宗亲观念浓郁,勇于开拓进取,爱家爱国,崇文重教,尚节重义,生活习俗自成一体的汉民支系,人称客家人。客家人是在古代北方汉民族为了躲避中原战乱或灾荒,举族南下的汉族。但就是这一群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