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龙安:闽中古村的客家密码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长达 罗鸣灶 杨开长 王伟来 文/图 秋日午后,驱车过三元莘,沿薯沙溪进山,山路蜿蜒,从水泥路拐上一条土路,盘山而上,一排排古民居鳞次栉比错落在大山肩上。 这就是三元莘龙安李氏古民居。李氏先人为何来到这个高山村?这些古宅里藏着多少历史
免费培训“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宁化客家小吃今年参加中华名小吃认定大有斩获 ■文/刘才恒 罗旺水 【他山石】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宁化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大力发展客家小吃,努力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新路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免费培训“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罗旺水 12月13日,位于三明工贸学校的宁化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宁化客家小吃第68期培训班的64位学员被分成6个小组,参加宁化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小吃办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试。 滑嫩可口的兜汤,脆香的松丸子,松软的黄粿……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品尝
客家老人每年做万余顶凉帽惠阳区文化馆欲将客家凉帽申报非遗项目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给凉帽刷上桐油并晒干。 ▲朱冠玉给凉帽缝上边布。 ▲用竹篾织帽笪。 ▲客家凉帽成品。 ▲惠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了解凉帽制作过程。 客家妇女戴上凉帽。 本报采集 若是外地人来到惠阳,一定会被客家凉帽所吸
客家文化架桥梁 梅台合作展新篇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作者:范琛 柯鸿海 罗伟章 刘海祥 张海燕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新竣工的世界客都大道。资料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一批嘉应州(今梅州市)居民携家带口,乘船下韩江,经汕头、厦门、澎湖等地,最终在台湾府城(今台南市)登陆,成为最早迁徙至台湾地区的客家人。数百年间,客家人在祖国宝岛台湾辛勤耕作,筚路蓝缕,繁衍子孙。如今,梅州台湾两地的客家人隔海相望,道不尽的依旧
客家山歌唱响“娃娃版”、“青春版”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南方都市报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 惠州小朋友在“娱乐在社区”中演唱客家童谣《乐呵呵》《月光光》。 小孩子们在录音棚录制客家山歌《舞麒麟》的伴唱。 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上,惠州客家山歌妹子潘玮在台上演唱。 “客家妹子快乐多,娘胎偷偷学唱歌,
朱泽君率队调研市直宣传文化系统时指出 繁荣客都文化事业 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朱泽君等到梅州日报社梅州网调研。(高讯摄) 本报讯 25日,市委书记朱泽君率队到市直宣传文化系统调研。他指出,客家文化博大精深、客家精神四海名扬。宣传文化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唱响山区科学发展主旋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挖掘客家文化
一个客家名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 ——梅州籍著名学者、《我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最近撰写出版了《我与深圳文化》(上、下卷)。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即将在梅举办前夕,他拟将其800套新著和个人珍藏图书约3000册分别赠给母校嘉应学院以及梅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聊表寸心。日
料精味美引来八方食客,久负盛名却仍“待字闺中” 客家小吃产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在中国客家菜培训基地,陈钢文向学生们传授客家小吃制作精髓。(钟小丰摄) 【美食行情】 日前,梅州农业学校申办“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顺利通过验收,为我市再添一块“国字号”招牌。如何发展和弘扬客家美食文化,尤其是客家菜中最有代表性的客家小吃如何才能做强做大,形成产业化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