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客家老人每年做万余顶凉帽惠阳区文化馆欲将客家凉帽申报非遗项目

客家老人每年做万余顶凉帽惠阳区文化馆欲将客家凉帽申报非遗项目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5版:惠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给凉帽刷上桐油并晒干。

▲给凉帽刷上桐油并晒干。

▲朱冠玉给凉帽缝上边布。

▲朱冠玉给凉帽缝上边布。

▲用竹篾织帽笪。

▲用竹篾织帽笪。

▲客家凉帽成品。

▲客家凉帽成品。

▲惠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了解凉帽制作过程。

▲惠阳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了解凉帽制作过程。

客家妇女戴上凉帽。 本报采集

客家妇女戴上凉帽。 本报采集

若是外地人来到惠阳,一定会被客家凉帽所吸引:它外形颇似竹编平坦的米筛,中间开了个圆圈,帽沿缝上四寸宽的柔软绸布,作为遮挡太阳的帽帘,沿着帽帘装饰垂下两条线绣的带子。这种凉帽戴在头上既轻巧、凉爽、遮阳,又美观、朴素、大方,历来为当地客家妇女所喜爱。然而,这种折射出客家人独特韵味的传统工艺却濒临失传,传统的客家凉帽渐渐远离人们视野。日前,记者了解到,惠阳区淡水街道至今仍有一名客家老人在精心经营着她的客家凉帽,且订单源源不断。

制作

工序繁多复杂,很费工夫

昨日,记者来到惠阳区淡水街道一条老巷子的一处居民楼看到,门口堆满了一顶顶半成品的客家凉帽,周边还堆满了不少竹子、染缸等原材料。“明天还有上百担货要赶呢。”今年63岁的朱冠玉接受记者采访时,手中并没有停下编制凉帽的活儿。

“别看凉帽结构简单,但是制作比较费工夫,光是主要工序就有10多道,有织染缝纫、上帽等复杂工序。”朱冠玉说,在凉帽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中就有“破竹”这一项。将本地盛产的单竹截成1米长,用刀将它纵向破开,变成上百条竹片。可是竹片如何变成厚度不到0.1毫米的竹篾?朱冠玉向大家展示了她的绝活。只见她将竹片削平滑后,用牙齿咬着竹片的一端往外撕,几个来回之后,一条平若熨板、薄若蝉翼的竹篾就此产生。

一条条均匀的竹篾到了朱冠玉的手中,便又是另一番天地。凉帽制作的第二道工序是织笪。竹篾在她灵巧的手中翻飞,半个小时后光滑的帽笪诞生了,那精巧的花纹和精细的构造让人误以为这是机器作业。除此之外,还有扫桐油、剪帽圈、捻帽褶等10多道工序。“这黑色的边布也有讲究。这是我从兴宁订回来的白色纱帐布,然后把它染成黑色,经过几道工序才定好色。”

订单

独家制作手艺,订单源源不断

朱冠玉制作凉帽的绝活让人称赞,订单源源不断。朱冠玉说,她是从19岁开始学做凉帽的,当时淡水手工业很发达,当地居委会组织朱冠玉等6人去外地学制作凉帽的手工艺。当时她们到深圳学制竹篾、到东莞学剪扎,参观别人制作,然后回来自己揣摩编制。

据朱冠玉回忆,当时农村人都戴凉帽,东莞地区的一些学生青年也有戴凉帽的,当时极为流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天20多人做客家凉帽,都做不及来卖。“当时淡水开了一家凉帽厂,凉帽厂最高峰时有100多人。我们生产出来的凉帽经常参加春秋广交会,远销海外。后来成立竹制工艺厂,如今该厂又搬了新址。”

传承

打算让大女儿继承手艺

朱冠玉拿出几顶制作好的凉帽成品说:“你看这顶的捻褶布比这一顶的长,密度高。这顶凉帽用的布是其他凉帽的两倍多。看起来很简单很普通,但是光把布弄进帽子里,就不知费多少工夫。”朱冠玉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深圳、东莞客户订购的货,黑色边布较长较密的卖30多元一顶,黑色边布较短的则卖16元一顶,还有红色布夹帽头的则卖18元一顶。

朱冠玉说,目前惠阳淡水只有她生产制作凉帽了,她做的凉帽质量有保证,因此受到顾客的喜欢。“好的东西不怕卖不出去。”朱冠玉的丈夫老陈说,做凉帽相当费工夫,而且价钱卖不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而宁愿去打工。“我儿子劝我不要做了,说制作凉帽辛苦,还把家里弄得乱乱的。”可朱冠玉却没有停下来的打算,她说,“几个孩子都不愿意跟我学,只有大女儿会编制,而且手艺也不错,我打算让她把手艺传承下去。去年,有个顾客过来跟我订购凉帽,还向我讨教制作凉帽的工序,我也一一相授。希望更多的人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朱冠玉如今每年制作1万多顶凉帽,40多年来制作的凉帽数不清。她也不清楚具体制作好一顶凉帽究竟要花费多长时间,她现在都是进行流水线生产,过去的脚踏缝纫机,现在也改为电动缝纫机,制作速度比过去提高不少。40岁的大女儿陈瑾瑜继承母亲的绝活,每当赶工时她就会来帮忙。

保护

记录整理凉帽制作工艺

采访当天,记者还碰到了惠阳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前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惠阳区文化馆馆长汤志祥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由于市场上帽具琳琅满目,很多人认为凉帽老土而渐渐失去市场,导致凉帽产量锐减。加上凉帽手工制作的时间长,有些工艺容易弄伤手,例如织篾会将女孩子的双手弄粗糙、长期捻褶布会染黑双手等,年轻人大都敬而远之,导致凉帽工艺后无传人。

“客家凉帽从什么开始有的,它的起源地是哪里,这些都已经无法追溯了。”目前,他们正在对这种传统工艺进行记录与整理,并准备向区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报记者黄秀霞

有关客家凉帽民间传闻有多种

关于客家凉帽的民间传说,白发苍苍的客家老人可以说出一大筐。有传说客家凉帽由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相传宋代苏东坡被贬惠州,有一天携爱妾游花园,为了不使爱妾受风吹日晒,特制“中开一孔”的竹笠给她用,“中开一孔”是为了适应爱妾的发髻。当地妇女纷纷效仿制作,于是客家凉帽就出现了。还有相传几百年前,在连年战乱中,从北方逃来的难民中有位皇亲贵族公主,逃到南方一带的一个小山村,敌兵追杀过来,眼看公主遭难,这个山村正在织篾的几位篾匠突然灵机一动,将织竹帽的半成品扣在公主头上,旁边的客家妇女用黑布头巾往竹帽上一搭,挡住了公主脸庞,拉她在田里劳作,公主因此躲过一劫。竹帽加上黑布,便成为客家凉帽的前身。

以上传说孰真孰假后人已难以知晓。有人还说,200多年前,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下田种地,那时的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外出就可避免违俗。此帽经过不断改良,慢慢发展成今天客家女性专用的凉帽。 (黄秀霞)

美丽小村庄 鲜花满村道

惠城区三栋镇上洞村梁沙布村民小组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共有村民250余人,经济也不算富裕,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卫生创建活动,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印象中村庄环境“脏乱差”状况。近日,记者走进村子,只见往日坎坷不平、尘土飞扬的泥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而且通到了每家每户的屋门前。村道虽然不是特别宽敞,但两旁的绿化却毫不逊色,两边路基种满了大红花,形成两道绿色屏障,走在村道上如同走在公园里。

记者发现,村民住宅最密集的路边,有一座奇特的小房子,四四方方的只在正面开了一处口子。村民说,这是垃圾屋。村民黄女士说,原来他们的垃圾随手扔在屋前屋后那些荒草地,去年村里提出创建省卫生村,村里要求垃圾统一收集,跟村民签订“门前卫生三包责任书”,并投入资金建起这座“垃圾屋”,村民们把生活垃圾打包好扔进“垃圾屋”,每天早晚有专门的环卫工人负责清运。

除了垃圾有专门的地方堆放,目前该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记者在村里转了几圈,没有闻到一处发臭的水沟或者池塘,也没见到哪处路面上有包装纸、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村民小组组长梁浩华告诉记者,起初一些村民以为只是政府作秀,后来亲眼看到了一个个变化,发现村里也可以跟城里的环境一样漂亮,于是都自觉改变了原来不讲究卫生的习惯,积极利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和自家院子,种植花草树木。目前有40户村民家庭还被评为村里的“卫生户”。

本报记者罗孝宗 魏云鹤 通讯员张新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