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291)
报纸(6262)
图书(1447)
学位论文(1296)
视频(400)
会议论文(352)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291)
报纸 (6262)
图书 (1447)
学位论文 (1296)
视频 (400)
会议论文 (352)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412)
2014(12261)
2012(1316)
2011(1292)
2010(1113)
2009(701)
2008(573)
2007(359)
2004(127)
2003(8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75)
惠州日报(271)
嘉应学院学报(233)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1)
广西地方志(11)
广西社会科学(9)
民族艺术(7)
妇女研究论丛(3)
台湾学志(2)
从古契书看客家民俗——以粤东梅县和台南高雄屏东地区为重点分析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契书  客家  家族  宗族  房亲  继嗣 
描述:作者在梅县获见一批地方古契书。古契书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产权变更类的比重相当大。鉴于前人多从法学或史学的角度去审视古契书,本文的介绍仅限于古契书的一个门类———民俗文化,旨在尝试利用古契书提供的资料,探讨粤东梅县传统社会的结构与原动力。
从档案文献探客家廉洁文化的表现形式
作者:夏硕军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档案文献  客家廉洁文化  表现形式 
描述:堂楹联等传承客家族群与精神血脉。典型特点是具有显著的多样、鲜明的层次和强势的传承
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族群  概念  转变 
描述: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关于围龙屋的传统环境知识及其重叠: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重新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梅州  民居  围龙屋  景观人类学 
描述:围龙屋的个案指出客家建筑文化的重叠,从而提出客家建筑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客家:民俗中的“宗亲孤岛”现象
作者:夏德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群文化  危机  再造 
描述:本文概述了客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从民俗的角度分析了客家族群文化特征,探讨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客家文化面临的冲击,以及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客家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客家情歌的意象初探
作者:魏启清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情歌  意象 
描述:客家情歌在表现客家人的婚恋情感的同时,组织了具有广泛、直观、情感性的意象群。 本文意图对此作初步的探索。
试析客家神明崇拜的世俗诉求:以粤东梅县神明崇信为例
作者:李保民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神明崇拜  世俗化  功利性 
描述:在追求神圣价值背景下的某种世俗意愿的表达,以及出于现实功利目的考虑对崇信偶像和拜祭活动的策略运用,以引起人们对客家人精神特性和客家传统社会特质的深入思考。
新时期客家传统民间工艺的利用与创新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客家  民间工艺  利用  创新 
描述:客家地区地处闽粤赣山区,传统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不仅民间工艺的传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间工艺的创新与利用,特别是其经济利益和文化功能的开发更加显示出发展的潜力。因此,加强对客家传统民间工艺的研究及其创新的设计已经势在必行,设计与研究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迫切。
梅江流域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
作者:钟福生 黄勋和 李威娜 陈洁波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江流域  冬季鸟类  群落结构  群落多样性 
描述:落多样指数(Shannon-Wiener)为3.1986,均匀指数(Pielou)为0.5678.
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简况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客家  中国  学科建设  民族学  人类学 
描述:2012年12月7日,我国首个全国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在我校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客家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促进客家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