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38)
期刊(582)
学位论文(241)
图书(39)
视频(31)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38)
期刊 (582)
学位论文 (241)
图书 (39)
视频 (31)
会议论文 (13)
按年份分组
2015(31)
2014(882)
2013(317)
2012(333)
2011(322)
2010(263)
2009(155)
2007(76)
2004(19)
200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3)
农业考古(9)
广东艺术(5)
三明学院学报(3)
嘉应大学学报(3)
地方文化研究(1)
文史哲(1)
歌曲(1)
作家(1)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
台湾民歌的本质与再生
作者:蔡馨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歌  台湾民歌  福佬系民歌  台湾当代创作 
描述:樂興起為引導,再談台灣三大族群—福佬系民歌、客家民歌及原住民民歌的特色,並論及台灣民歌的沒落與蛻變,然後以四首耳熟能詳的福佬系民歌《丟丟銅仔》、《六月茉莉》、《思想起》、《一隻鳥仔》為例,針對其原曲與編作加以探討分析,再研究台灣作曲家如何以台灣民歌為素材,融入其作品當中。
黄遵宪诗与民歌的影响(札记三题)
作者:张永芳  期号:第4期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诗歌研究  黄遵宪  民歌  艺术逻辑 
描述:黄遵宪是近代著名诗人,他生于有“山歌之乡”美誉的客家聚居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从小便深受民歌的营养滋润。笔者曾写有专论《黄遵宪与民歌》。近日在学习过程中续有所得,整理成札记数则,愿与所有喜爱民歌或黄遵宪的读者共同评赏。
刘湲《土楼回响》音乐分析
作者:刘军祥  期号:第14期 来源: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土楼  音乐  文化 
描述:品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声部音乐创作现状的认识。
话到嘴边口又封--土拐话多声部山歌赏析
作者:樊祖荫  期号:第7期 来源:歌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声部民歌  山歌  汉族民歌  客家方言  民间合唱  持续音  风格特点  主音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融水 
描述:关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声部音乐思维,以往不少人,甚至不少音乐学者都认为是不发达的,是落后的,这应该是对于我们自己民族音乐丰富的蕴藏缺乏了解所致。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长期致力于有关研究,并获得丰硕成果。本刊征得他的同意与支持,决定不定期择发他的有关文稿,欢迎读者跟踪阅读。
中山民歌的特点和发展
作者:郑胜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歌  中山  声音表达  明末清初 
描述:神歌)、哭嫁歌、姑妹歌、嗳仔歌、叹歌、顺口溜和儿歌等13种。咸水歌、高堂歌流传的时间比
黄遵宪的“民歌情结”及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作者:郭延礼  期号:第2期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民歌  民歌情结  客家方言  杂歌谣 
描述:心声;三、“民歌情结”赋予黄遵宪部分诗篇以民歌风味。他晚年的创作及其对“新体诗”(“杂歌谣”)的构想,也鲜明地受“民歌情结”的制约。
汉族民歌地域性格的演唱特点分析
作者:黄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歌  地域性  差异 
描述:地区、江汉地区、湘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客家民歌地区等地域,分析其调式、旋法、润腔和地域性乐汇等四个方面,最终得出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歌演唱特点。
客家山歌与中外民歌的比较
作者:李寿粦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民歌  曲调  风格 
描述: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十送红军》的“文野之辨”:兼论民歌的界定标准
作者:张自永  期号:第3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送红军  文野之辨  民歌  界定标准 
描述:,亦在于张士燮是否套用了1958年《民间文学》刊载的《镇巴歌谣·十送》.而这些正是对“民歌”属性界定标准差异的集中反映.
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
作者:衡晓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  民歌  相互依存 
描述:本文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入手,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依存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探求能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情继续流传下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