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
期刊(8)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
期刊 (8)
学位论文 (6)
按年份分组
2014(10)
2013(3)
2012(8)
2011(1)
2010(5)
2009(1)
2008(7)
200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侨报(2)
三明日报(2)
客家文博(1)
大众文艺(1)
学术研究(1)
魅力中国(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嘉应学院学报(1)
广东汉剧早期外江乐班本土化历程
作者:李英 张贵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皮黄声腔  粤东  外江戏班 
描述: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话说外江音乐
作者:陈天国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江戏  外江音乐  汉剧  汉调 
描述:介绍外江音乐的来历,以及外江音乐在广州地区、潮州地区和客家地区的流传及变迁情况。
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戏班调查
作者:徐赣丽 孙宝 莫乔雅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博白  客家  采茶戏戏班 
描述: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采茶戏班在其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对于戏班和请戏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最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提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客家艺术的奇葩——赣南采茶戏
作者:刘小森  期号:第1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  民间艺术  矮子步  采茶歌  于都县  传统剧目  袖筒  演出  戏台 
描述:举着杆旱烟筒竟忘了往嘴里送。他说:“打戏班子进村来,我就没落下一场,说来也真怪,虽然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了,但打心底里就偏爱这采茶戏,这大过年的要是少了采茶戏,心里还真堵得慌。”
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
作者:康保成 陈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历史变迁  客家文化 
描述:清代乾隆年间,"外江戏"进入粤东地区,从此与客家人结下不解之缘。本文从广东汉剧的历史变迁与客家人的关系、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接受和传播、广东汉剧音乐与客家音乐、广东汉剧剧目与客家事象、广东汉剧演出与客家习俗的关系等层面,全面阐述了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内在历史因缘。
广东汉剧《黄遵宪》唱腔赏析
作者:钟玲  期号:第22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黄遵宪  唱腔  赏析 
描述: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和潮剧、粤剧称为是广东音乐三大乐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广东汉剧与京剧同属"皮黄腔系",以二黄、西皮为主要声腔,新编广东汉剧客家名人剧<黄遵宪>是首次用汉剧的表演形式刻画名人,是广东汉剧与本地题材的完美结合,唱腔别具一格.
闽西汉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  汉剧  国家级  地方戏曲剧种  东南亚地区  乾隆年间  民间音乐 
描述: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人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
风华艺霞 “台湾宝冢”的歌舞传奇
作者:暂无 期号:第38期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戏班”,舞团所能挑选的团员有限,与日本宝冢的后备力量相比就天上地下。 王月霞并且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当时台湾杰出舞蹈家蔡瑞月,只是月霞所创造出来的艺霞舞码多了一份台湾本土味。不同于蔡瑞月的师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