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55)
期刊(1324)
学位论文(289)
图书(93)
会议论文(58)
视频(2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55)
期刊 (1324)
学位论文 (289)
图书 (93)
会议论文 (58)
视频 (26)
按年份分组
2015(27)
2014(1552)
2013(263)
2012(337)
2011(341)
2010(264)
2007(76)
2004(23)
1992(4)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9)
台声(12)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
中国藏学(1)
北京:线装书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香港:艺苑出版社(1)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浙江学刊(1)
红旗文稿(1)
建筑学报(1)
福建宁化客家方言与泉州闽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作者:曾令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客家方言  泉州闽南方言  封闭性词类  方言语法 
描述:、宁化客家话、泉州闽南话例句显示:宁化客家话和泉州闽南话在长期历时演变过程中: (1)不同的功能性词类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反映出两种方言不同来源与层次 (2)不同的语序反映出
深圳地区典型祠堂的研究
作者:叶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祠堂  广府  客家  保护 
描述:1、加强古祠堂的修复;2、对保护单位进行跟踪保护;3、制定系统的保护规划;4、加大宣传力度。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今后的城市规划中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起到良好的作用。
新竹地区还老愿仪式之研究
作者:谢赐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食斋仔  还愿  道士  生命礼仪  海陆  新竹地区觋公  师公  客家  还老愿  仪式专家  香花僧  和尚仔  先生 
描述:禱恭向玉皇大帝等諸神聖,叩許祈保平安良福,祈求身體健康,並代為消災而解厄,添福增壽。一旦所求應驗,大都會即刻選定良辰吉日,酬神還願,答謝神恩。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有可能因為事遠年湮,不及答謝神恩,一旦個人辭世登仙後,生前所求即成「老愿」,那就需要請先生、覡公、道士等儀式專家在自家門前搭起瑤台,辦理酬還夙愿,答謝神恩的儀式,客家人俗稱為「還老愿」。本研究以新竹地區13鄉、鎮、市為參與觀察及訪談對象,依據在田野所蒐集的手抄文本及儀式的展演,分析各儀式專家的儀式內涵。本文認為還老愿儀式和凡吉內普的通過儀式主張相符,人從生到死歷經成年、婚嫁、老病、以及各種自然災變、人為禍福,一生之中遭遇各種緊張與危機,值此危機與緊張之時,便輒常舉行各種儀式,設法克服,企求安全渡過。因此,人們舉行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各種儀式,安頓往生者,撫慰生者,而通過此一危機。儀式中,子女在儀式專家的協助下,在自宅搭起的上、中、下座小宇宙,使神、人、祖先與整個大宇宙產生交會,提供一個天人溝通與實踐的相互感應場域,讓主事者追求心靈層次的平靜。酬還老愿的儀式表面上看來,是因為擔心先人尚有夙願未還,可能在另外一個空間世界,受到責罰與痛苦,因而替自己的先人辦理酬還老愿。同時對子女而言,其內在深層意涵還包含替自己及家族消災解厄。因此,還老愿這種由子女代行之特點,不同於尋常通過儀式,不僅亡者得以圓滿,更解決了子女的心裡壓力。總之,對於新竹地區的客家人而言,還老愿儀式等同於個人的最後一個生命儀式,而儀式中所揭示的「酬還」觀念,實係本區客家人對於生命的終極心態(ethos);而這對漢人社會與文化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不限,下限截止至2007年底,但网络资源和数据库在时间上有所突破,空间上以梅州市现在管辖的地区为界。 @@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客家源流的三种看法和客家民系的形成、分布;接着简要介绍了梅州市
全球客家商人梅州来相会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汪洋启动大会网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谭林)昨日上午,首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隆重开幕,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知名客商代表及领导嘉宾1500多人与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出席大会并启动世界客商大会网站,省长黄华华参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原全
浅析闽西地区客家文化的形成原因
作者:杨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  闽西地区 
描述:人聚集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到现在仍在持续。近几年来闽西地区以客家文化为卖点,以期发展旅游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闽西客家文化形成缘由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花莲地区客语阿美语接触研究
作者:廖致苡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态度  南岛语  阿美语  客家语  语言接触  共通语 
描述:入聲韻尾變異,有/-p/、/-t/、/-k/混淆或韻尾增減現象;第三,阿美客家語吸收了當地客語環境的特色,四縣腔海陸腔合併使用。「客家阿美語」由於無法掌握阿美語特殊的輔音,因此以客語慣用的輔音取代,如/l/取代舌尖閃音/?/,字尾的咽喉塞音/?/則直接省略,另有自創的字尾/l/,似國語語尾助詞/-了/、/-啦/。詞彙方面在客語中發現兩個阿美語詞彙已被當地客家人廣為使用,其中阿美語[tam?au]在客語有四縣、海陸兩腔調的對應,字義由「人類」引申為「朋友」;而阿美語中尚未有明確的客語詞彙存在,在第四章僅以相似詞推測可能為客語的依據。第五章語言態度說明客語和阿美語接觸後,相互影響不大的結果,在於共通語的阻斷和兩族群社會地位所至,發音人的語言環境改變、使用對象等,皆是影響語言態度的因素,而語言態度正是客語和阿美語接觸後,滲入深與淺的主要條件。如今花蓮地區通行國語和閩南語,客語及阿美語都面臨語言危機,母語的保存艱辛何況是外語,因此花蓮地區語言接觸的現象漸趨式微,本研究將「阿美客家語」及「客家阿美語」完整分析紀錄,作為往後考證語言接觸的重要記載。
隘垦区伯公研究:以新竹县北埔地区为例
作者:吴声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隘垦区  垦户首  伯公  伯公下 
描述:的廟宇居最多數,土地公的設置,往往與人群聚集勞動以及聚落的形成有關,因此,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土地公。北埔地區偏處新竹城東南山區,漢人入墾之前,向為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姜秀鑾於道光15年(1835)武裝進入北埔,擊退原住民,並招佃開發山林埔地,吸引大批的漢民從事開墾,終至取得土地,墾民得以成家立業,定居於此。開墾當初,聚落居民為求在地的平安,有時僅三、五戶也會設置一個土地公來祭拜。在北埔地區稱土地公為「伯公」,稱土地公廟為「伯公下」,庄頭庄尾隨處可見。在1939年增田福太郎的《台灣の宗教》書中,指出台灣民間信仰是以天公、土地公和媽祖為中心展開的,可見土地公在台灣人心目中重要的地位。筆者走訪北埔地區發現了百座以上伯公,祂就坐落在住家的附近,早晚到伯公下上香奉茶,成了家中長者每天的大事。家中有婚喪喜慶、子弟赴考、服兵役、求職,都得到伯公下前禮敬,祈求平安順利。事實上,伯公的蹤跡並非僅見於庄頭、田間,在其他地方也有祂的坐落,如墓旁(后土)、宗祠廳堂內(土地龍神)、一般神明的廟宇內均有供奉,由此可見伯公對北埔居民關係之密切,可謂北埔客家居民最親近之神祇了。過去對於北台灣客家地區的伯公研究或偏於伯公類型的分類;或著重於伯公祭祀圈的討論;以及伯公廟建築型式的研究。北埔是金廣福墾戶武裝移民墾成的地區,有強而有力的墾戶所領導,支配地方,而以此隘墾區土地伯公信仰為範圍,從事人與土地關係的研究,則甚為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對小區域社會發展的了解,探究北埔伯公信仰現況、武裝拓墾與北埔伯公、聚落環境與北埔伯公、北埔伯公與社會變遷等研究;其中特別針對北埔地區武裝移墾以及墾首地方強力的支配下,土地伯公信仰的發展情形,做一深入的探討。本文主要之目的:第一,以歷史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等科際整合方式進行「北埔伯公信仰」的相關研究。第二,建立「北埔伯公信仰」在社會、經濟、宗教、歲時祭儀等人與土地之間關係。第三,探討隘墾區墾首與「北埔伯公信仰」的關係研究。
海南汉族、黎族HL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唐秋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南汉族  海南黎族  HLA等位基因  多态性  基因频 
描述: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HLA等位基因与海南地区高发疾病(如鼻咽癌、地中海贫血、Citrin遗传缺陷病等)相关性、器官移植配型、法医学等研究提供一套比较完整准确的HLA-A、B、DRB1基因频率参数。 方法
“曲水楼”传家逾十代  这座粤东地区最大的客家围屋还走
作者:黄礼琪 卢舜辉 温石雨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曲水楼”雄伟依旧 惠州市惠阳区文物普查队近日在淡水街道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一处独具特色的大型清代客家建筑———“曲水楼”。该建筑规模宏大,且保存较为完好,是目前发现的粤东地区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曲水楼”还是一座“红色”客家围屋,从这里曾走出多位革命者。 “曲水楼”又名“八阁楼”,为叶家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