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252)
期刊(2786)
学位论文(914)
视频(264)
图书(254)
会议论文(74)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252)
期刊 (2786)
学位论文 (914)
视频 (264)
图书 (254)
会议论文 (74)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269)
2014(3627)
2013(854)
2011(839)
2010(754)
2007(203)
2006(112)
2004(58)
1999(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15)
客家研究辑刊(132)
澳门日报(104)
源流(32)
江西社会科学(16)
寻根(12)
声屏世界(4)
客总会讯(4)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新闻战线(1)
客家大佬重逢天府之国
作者:张永和 张开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0月中旬,世界客属组织秘书长、印尼客属总公会创会会长吴能彬率100多位印尼华人,参加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与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重逢。两人都十分热心客属事业,乡亲加本家,见面格外亲。$$5年前,吴伯雄回到祖籍闽西永定县,并在恳亲大会上发表演讲,表达了台湾客家人反分
龙川方言的南北比较研究
作者:侯小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方言  差异  比较 
描述:增城、惠州等也有不少共同点。这种类型的客家话语音、词汇特点,有不少是跟粤语共有而跟梅县等多数客家话不同的,但我们却很难简单认为这些特点都是受粤语影响的结果,只有在进行更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2005-07-08] 客家老太太 山歌贈新黨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來自廣東梅州市的溫有招老太太今年71歲。她的父親溫招漢是位抗日烈士,26歲時在抗日松巖戰役中壯烈犧牲。昨日溫老太得知將有台灣愛國同胞前來拜謁烈士墓後,當夜譜寫了一首客家山歌,準備唱給新黨聽。 郁慕明為之動情 就在郁慕明一行拜謁烈士墓後,在某媒體的幫助下,溫老太終於有機會實現她的心願。就在郁慕
[2005-07-03] 他信:兼有潮州客家優點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他說,潮州話和中國普通話他都會說幾句,特別是能順利從一數到十。他稱讚潮州市容整潔,人民的精神面貌飽滿,此次到潮州收穫頗豐,令他流連忘返,如果不是公務繁忙的話,他很想在故鄉多呆幾天。晚上7點半
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
作者:劉惠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文化危機  族群認同  文化運動  族群建構 
描述:同與族群建構。本研究的結論:一、民主的氛圍帶動客家族群意識的抬頭。二、透過政府資源的挹注及結合民間力量以發揚客家文化。、傳播媒體的社會行銷帶動客家文化產業與商機。四、透過政治的操作、選票的影響力提升客家族群政治地位。五、推廣客家母語教育以解決客家語言文化危機。六、新客家人的再詮釋。
我與我的客家家庭-真實與理想
作者:葉桂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敘說  家庭故事  行動研究  客家 
描述:長故事,同時這個視角也是貫穿整個探究歷程的主要軸線。在探索故事的背後理念,主要運用敘說的概念,強調真實圖像的建構性和個體意義的詮釋歷程,如何影響問題視框的轉化,藉此多重理解的轉換力量,將促使個體產生
客家商群崛起东莞
作者:彭纪宁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客家地区,“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先祖对后辈的教诲,而读书出头也成为历史上客家人的奋斗目标。然而,在经历近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依靠敏锐、诚实、勤劳的传统,越来越多客家人走上从商的道路。在东莞,通过资本以及乡谊联系,客家商人正抱团大踏步进入制造、零售、运输、回收等产业中。 $$据了解,目前活跃于
臺灣戰後客語詩研究
作者:徐碧霞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籍作家  臺灣文學  客家文學  客語文學  客語詩  女性書寫  客家運動  客語書寫 
描述:為緒論。 第二章首先將臺灣「客家文學」與「客語文學」定義予以釐清,回顧從客家運動到客語詩的發展,爬梳客語文學書寫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並探討戰後客語詩大量出版的原因。 第章則從語言學切入,分析客語詩
长汀客家文化遗产研究
作者:王桂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地理学  历史文化名城 
描述:特的生活经历和迥异于中原地区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客家文化遗产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是客家迁移路线上的中间站和重要一环,被称为“客家首府”。因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和特殊的社会历史,长汀的文化遗产不但反映普遍的客家文化特质,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因此极具代表性。首先本文以文化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为主线,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民俗学、美学等,运用文献阅读、田野调查、访谈、遥感影像、GIS软件、表格、统计图表等方法、工具,分析文化遗产的自然、社会和文化成因。其次,本文将长汀的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对比后,科学评价其价值,并结合申报遗产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实践,分析当前遗产工作的重点。 客家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通过对两者的综合研究,笔者认为客家文化正是汉文化传播到新环境下,发生了以文化传播和涵化为主、发明和发现为辅的结果。客家文化的中国价值以及世界价值,是在迁移过程中创造的,客家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朴实,使传播到此的汉文化发生文化涵化,创造性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适应了当地的资源类型及其供给土的波动和其他人类集团,并反过来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客家文化具有灵活性和较强的兼容异文化的能力,作为一种边际文化,客家文化在新的地理环境和土著文化环境中,或弱化、舍弃了一些中原文化的內容,转而吸收土著文化因素,或由于边际文化所带来的强烈的文化认同心理而强化了某些原有的文化特征。在文化互动申,客家文化逐渐形成、壮大,成为汉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城市选址、城市意象、客家建筑、地方名胜、宗教、饮食、风俗和传统工艺是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长汀和丽江、平遥等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符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但当前首要的任务不是各地争夺极为有限的世界遗产名额,而是以各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整合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产评价和保护路径,建立起层层衔接的中国文化遗产体系,由此提高遗产研究和保护实践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与世界文化遗产体系接轨,从而有效地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