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
期刊(15)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6)
期刊 (15)
学位论文 (5)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22)
2013(7)
2012(6)
2011(4)
2010(9)
2008(1)
2007(2)
2005(1)
2004(1)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岭南文史(1)
中国老区建设(1)
惠州学院学报(1)
党史文苑(1)
漳州客家(1)
国家发展研究(1)
育达科大学报(1)
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1)
历史教育(1)
媒体框架与客家意象之研究:以电影「一八九五」为例
作者:古佳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一八九五  客家意象  媒体框架  客家电影 
描述:傳統保守的族群精神,以及吝嗇小氣和懦弱自卑等既定框架。本研究進一步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為分析標的,藉由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探究觀影者自電影媒介接收到的客家意象,其認知如何受到媒體框架影響。研究發現
(E部落)客家的移動城堡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的移動城堡 復活節期間,有幸與筆會的文友一起到客家土樓參觀考察。由於出發前忙於工作,根本沒有了解過關於土樓的種種。我唯一對她的印象,就是偶爾看到劉德華的飮品廣吿,好像其中一個就在土樓取景,但那也不過是驚鴻一瞥。 就在這種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當我第一眼看到土樓,便覺得驚艷得天旋地轉:天下間竟有這
客家“新丁”的取名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把新出生的男孩叫“新丁”,给“新丁”取名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 “新丁”平安降生后,家中大人在家门口燃放长串鞭炮以示庆贺,但此时不取名字。大约过了八九天后,由家中长辈将“新丁”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地点端端正正地写在一张红纸上,然后请人排排“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卜算“新丁”的命
昔日客家农村的“打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民俗] 昔时,客家地区农村流行延请道士、和尚为主角的“打醮”。这种打醮之俗是旧社会祀神超度的群众性迷信活动,当今已不多见。 打醮之俗,据清末黄香铁编纂的《石窟一征·礼俗》卷四载:“建醮之日,迎鬼王至各村,用僧众铙钹鼓吹,执事前导,村人各以门前设香案供果馔谓之接山大人。鬼王丈六身,须发俱赤色
十多年前,他只身从赣州来到梅州打工,空无技能的他只能从厨房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外地人在梅州]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新县城一个小区旁的糕点店,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据街坊介绍,每当早晨上班时分或下午下班前后,这里都顾客盈门,因为这里卖的发粄“笑”得灿烂,吃得放心! 客家小吃相信不少人都会做呀,这里卖的为何能如此吸引人?这可要从客家蒸蒸食品厂老板童木连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远去的客家手艺 风土人情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遵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离不开手艺人,他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金属、塑料等的推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当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
客家奇俗――过半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农历六月的酷暑里过年,没听说过吧? 在建宁县客坊乡中畲村,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民俗,每年过两个“年”。除了传统的春节外,还在农历六月十八,在酷暑里“过半年”。 客坊乡中畲村位于闽赣两省三县六乡结合部,自古是由赣入闽重要门户之一,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至今仍有古寨、
新客家尽孝怎一个累字了得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孔雀东南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这片热土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才,他们扎根成为“新客家”。如今,这批“新客家”很多已步入中年,家乡父母更是垂垂老矣。说起思亲之苦,他们有道不尽的感触…… 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 儿童节 父亲节 特别报道 我们的“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特别报
对客家先民、先祖、祖先与石壁的概念阐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开顺 “石壁”地区(指以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地区)既为“客家祖地”,就必然与“客家先民”、“客家先祖”、“客家祖先”有关。然而,这几个概念因其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而往往被混用。诚然,由于血缘与历史的不可割断性,很难对它们作出精确的区别,但是,进行一些大致的辨析,可以加深对石壁客家祖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