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十多年前,他只身从赣州来到梅州打工,空无技能的他只能从厨房

十多年前,他只身从赣州来到梅州打工,空无技能的他只能从厨房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7版:财经·社会广角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外地人在梅州]

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新县城一个小区旁的糕点店,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据街坊介绍,每当早晨上班时分或下午下班前后,这里都顾客盈门,因为这里卖的发粄“笑”得灿烂,吃得放心!

客家小吃相信不少人都会做呀,这里卖的为何能如此吸引人?这可要从客家蒸蒸食品厂老板童木连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学做发粄,与发粄结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童木连对于客家美食还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因家境清贫,中学毕业后就只身到梅州来打工,因没有多少工作技能,只能在老乡承包的酒楼厨房里当帮工。“一开始最苦的活都是自己干,一边干一边学习,每个月才挣一百多元,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

不过,对于在农村土生土长的童木连来说,这点苦实在算不了什么!酒楼管吃管住让他很快安下身来,粗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师傅看见他老实肯干,都愿意把技术传授给他。这样,童木连慢慢掌握了一些客家菜式的烹饪技术。

那个时候,酒楼老板为进一步增加销售利润,专门开设了外卖点,经营一些面包、馒头和客家美食等食品,童木连被派往蒸烤房当小领班。童木连老实本分的品格让师傅更加信任了,酒楼老板除不断增加他的工资外,还把发、面包等客家美食的关键制作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让他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1997年,童木连凭着掌握的面点制作技术和业内的小名气,很快在梅城江南一美食店找到了一份专门做发粄的工作。童木连用在酒楼里学到的发粄制作技术与老板的传统工艺进行融合,蒸出来的发粄又“笑”又爽口,知名度不断扩大,老板的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童木连每个月八九百元的工资,比起同类师傅还要强好几倍呢!童木连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他非常知足。2000年,正当童木连技术上得心应手时,他悄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做小老板,把发粄卖火

因为他每天看到老板的生意好,能赚钱投资又不大,自己又能干,技术又具备了——童木连想单干了!

由于本钱小,童木连把地方选择在店租比较便宜的梅县新县城附近,租到了一间店铺开起了经营客家小吃的夫妻店。他拿出自己所有积蓄两万元,买了一些简单的设备后便所剩无几了。童木连把租赁下来的店铺经过一番简单装修后,就悄悄开业了。

起初,夫妻俩只蒸了几锅客家发粄,但周围住户了解的并不多,前来购买的顾客也屈指可数,做出来的面点卖不出去,这可怎么办呢?在夫妻俩一筹莫展之时,决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用自行车把刚蒸好的发粄、馒头等载到华侨城、西区市场和楼下塘等市场上去叫卖。

开业后好多朋友在酒店做厨,会帮忙介绍一部分生意给他。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后,童木连的面包生意慢慢好了起来,夫妻俩起早贪黑,凭着真诚和守信,第一个月除去开销外获利四千多元,比打工强多了。

幸福的日子过了没几年后,2004年中期,梅城一蛋糕店因原料感染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一时间,市民都对蛋糕、面点退避三舍,这类行业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卫生、质检部门也不断加大了行业整治力度,一些经营不达标的店铺纷纷转产、停产,童木连遇到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冲击。童木连果断地用自己经营几年来积累下来的20多万元资金,再购置了一间新店铺,按照卫生、质检部门的整改要求进行装修,改善经营环境,赢取顾客信任。2007年,他拥有了第三家连锁经营超市,区区几毛钱的发粄、面点,为他开辟了滚滚财路。

(温静)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