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福”:不亚于过年的客家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习俗]
“作福”(有些地方也称“祚福”)之俗早即有之,自古传延,在客家地区尤盛。在梅州,打蘸(集体祭奠神灵)、迎神、庙会、完神等大型且隆重的宗族团体活动,一般均统称为“作福”,意寓祈祷上苍佑护乡民健康平安,安居乐业,家财同兴;村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作福”具有定时性
-
客家中秋祭扫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邓新华
中秋节,是闽西北客家人的重大节日。一年月色最宜秋,此夜月圆人亦圆,是万家团圆的节日。同时,也是客家人缅怀、祭祀先人的日子。
在中秋节前一两天,出门在外的人不管远在天涯或是海角,都尽量争取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
这天早起,家主就在厅堂中点烛烧香,在门外燃放炮竹;主妇则忙着磨米浆做米?。
-
吃一口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還記得那個下午,我走進美綠生態園,那裡草木扶疏、綠蔭成林、蝶影處處,心情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這裡設有不同的園區,很適合一家大小前來度假,所以每到假日,園外總是泊滿私家車。農場佔地很廣,有人喜歡來這裡露營、有人特地前來DIY做客家甜點,也有人像我一樣,遊走於各個園區,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喝一杯香草茶
-
客家凉帽曾远销东南亚
-
作者:刘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凉帽村到了,请下车。”如果你乘车到布吉街道甘坑社区,以上这一幕真有可能出现。凉帽村就位于甘坑社区,村里的居民曾经依靠编织凉帽为生,并且以此致富,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凉帽市场不再,年轻人们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生计。
凉帽是深圳客家独有的民俗品,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凉帽制作工艺是客家独有的
-
两岸客家媒体来梅采风 台湾媒体对梅州生态环境赞赏不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实习记者王雅通讯员朱伟)25日至29日,“两岸客家媒体联合采风”活动在梅举行,台湾大汉之音调频广播电台总经理邱英政率领大汉之音广播电台、客家电视台、民众日报等9家台湾媒体、共12人来梅州,联合驻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和梅州日报等媒体参加此次采风活动。副市长杜敏琪会见台湾媒体一行
-
印尼三宝垄客家公会来梅 陈浪侨率团考察,张丽霞出席欢迎晚宴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印尼三宝垄客家公会一行80多人来梅考察观光、寻根问祖,由该会主席陈浪侨先生率团。昨晚,市委、市政府设宴欢迎该考察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丽霞及市侨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晚宴。
张丽霞在晚宴致辞中向印尼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张丽霞表示,梅州与印尼客家人历来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印尼
-
全力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康诗俊实习生钟李荣)8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等组成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组一行,在我市考察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
考察期间,专家组先后深入兴国县群众艺术馆,龙南县桃江乡、关西
-
客家地区的古山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宝珠寨(寨门)
[史迹]
冯锡煌文/图
在客家人南迁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饱受战乱和匪祸之苦。时至今日,客家地区一些险峻的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座古老的山寨或山寨遗址。这些古老山寨,在冷兵器时期的屯兵作战和百姓躲避“兵祸”、“匪祸”中,都起过重要作用。
众多的古山寨中,有历代战
-
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推介会签约11个项目投资额达4
-
作者:康泽辉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土楼成为主推路线之一
导报讯(记者 康泽辉 吴林增)借力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昨日上午,龙岩市召开旅游推介会,现场签约旅游项目11个,投资额达41.35亿元。
推介会
-
客家博览园上半年完成投资2360万元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博览园是今年省重点民生项目,位于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占地面积1576亩,概算投资10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2360万元。它由太极坛、客家文化博物院等组成。图为9月3日笔者在园内拍摄的中原汉人南迁纪念坛,纪念坛由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题词。目前,纪念坛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