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从台湾社会变迁中探讨以吉他为题材之创作歌谣
作者:黄玲玉 王靖玟  期号:第13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歌谣  福佬系创作歌谣  国语创作歌谣  吉他  社会变迁 
描述:曲目,包括原住民l首、褔佬系21首、國語17首,因原住民部分僅1首,客家部分尚未掌握到,故本文研究對象僅限於褔佬系與國語兩部分。其中部分曲目或因絕版等因素,不在筆者掌握之中,故本文研究範圍僅以筆者目前
我国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机关的设置及其意涵
作者:孙炜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民主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代表性行政机关  族群  文官价值  原民会  客委会 
描述:乃是在我國特殊的憲政改革、族群政治與政府改造的背景之下,由立法委員、政務官員以及少數族群菁英,基於理性抉擇的權衡計算,藉以降低成本、提昇效益的較佳制度設計。此外,本文運用官僚政治研究途徑,分析我國文官體制爲了因應外在系絡的劇烈變遷,逐漸調整三種核心價值:代表性、中立性與政務領導的結構,具體表現在近年我國制定相關法律之中,例如原住民族基本法、客家基本法、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以及行政院組織法等,其中有關合議制的委員會的制度設計,可視爲重視特殊團體(族群)或事務的價值與利益,強調代表性價值的行政機關,並由其擔任政策協調與統合的功能,以回應、多元社會的需求。在結語中,本文強調我國近年推動民主化的重要成就之一,在於設計更高包容力與多元性的制度,肯認台灣多元文化在文官體制中的代表性。設置族群型代表性行政機關,代表各種族群利益與價值,作爲促進族群參與以及保障各種族辭文化的機制,正是我國民主鞏固的主要基礎。
单纯的孩子拥有纯粹的快乐
作者:元博姐姐  期号:第24期 来源: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快乐  孩子  不负责任  小字 
描述:我开始细细静下心来看他的文字,开始在他的故事中慢慢勾画一个17岁的香港少年。 我对香港的印象停留在“购物天堂”的层面,总是会被从内地去香港的朋友问到是否需要带些奢侈品。我以为它闪烁的霓虹,它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会让人有无限的满足感。 小宇在初二那年,全家迁到香港定居,转眼已是第四个年头。四年前,他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少年,四年后,他在繁华中依旧安心地追寻着心里小小的梦想。 成长的路上,需要心灵的友伴 小宇是出生在广东梅州的客家男孩儿,爷爷很早定居香港,爸爸则在内地发展。年迈的爷爷渴望家人的团聚,在爷爷的坚持下小宇全家在四年前移居香港。 小宇是小博的老读者,早在四年前他就是小博的忠实粉丝。他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遇见小博的情景,那个叫柳的女孩儿的推荐,同是语文科代表的他们因为小博拥有了一份真挚的友情。
院校盘点之香在省外的高校
作者:郑建泉  期号:第4期 来源:求学·理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盘点  院校  大学校园 
描述:金人才的摇篮 学校“有色冶金人才摇篮”的荣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财富》杂志2009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有43家企业入选,其中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维平、副总经理陈茂生他们都毕业于江西理工。此外,厦门钨制品公司、江西铜业公司、南昌钢铁集团公司等60多家企业的领军人物也都是学校校友。当然了,江西理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业绩和所在的环境有着莫大关系,学校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借助身边的有色金属资源,建立了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实验中心和近百个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蜗居的梦境
作者:杨昌军  期号:第5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圆梦的机会。 新年的正月初五,我们清早自闽北开车奔袭五百余里,来到了位于闽南南靖县的湖岽山坡上。脚下依山而建的就是驰名中外的田螺坑土楼群,四圆一方的五幢土楼,形成了“四菜一汤”式的奇妙组合。黄的土墙青的瓦顶,方方圆圆层层叠叠,镶嵌在这寂静的崇山峻岭之中,起伏于波浪翻滚的梯田之间。好一幅世外桃源!就像藏身深闺的女儿,一旦掀起了盖头,恰如这午后的阳光,让人眼花缭乱。本来刚刚从舟车的困顿之中醒来,此刻竟又恍如半梦半醒之间。 眼前的这副景致雷倒的绝不仅是我等凡夫俗子,它曾扎扎实实地唬住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自打上世纪60年代初,它们就对中国崇山峻岭中的这许多类似核反应堆或者导弹发射架模样的东西惊慌不已,每年仅卫星照片就搜集了上亿张。1985年12月,一对高鼻篮眼的家伙,好奇地在各土楼客串了几天,土楼人设酒杀鸡作食相迎。
走进路环九澳村
作者:王春芳  期号:第6期 来源:澳门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更鮮有人踏入過澳門僅存的原住民村落。本文在此要介紹的就是澳門現今最僻靜的客家村──位於澳門離島路環東北部的九澳村(葡萄牙語稱:Vila de KáHó)。 由澳門地圖可見,九澳村毗連澳門路環島北部九澳灣,唯一的一條公路(九澳村路)穿越村里,直通九澳聖母馬路,向左轉可逹九澳發電廠,右轉可通向九澳貨櫃碼頭、水泥廠。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乘坐通往村里的15號巴士來到九澳村,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蒼翠的綠色林木,空氣中弥漫著淡淡的青草味,當巴士駛近村落,一陣陣由遠而近的狗吠聲此起彼落,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在九澳村巴士站一下車,眼前所見的是一座座形式各異的鄉村民居散佈在公路两側,村屋旁更有村民自家種植花卉、瓜果的農地。難得一見的是,村頭巷尾很多村屋旁停泊著數部私家車,似在見證該村落交通不方便的事實。
两岸联手侦破诈骗团伙
作者:暂无 期号:第25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副总统”吕秀莲,前“陆委会副主委”、前高雄市副市长邱太三,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荣举等为研究院题词。 两岸联手侦破诈骗团伙 6月21日清晨5时,两岸警方同步展开行动,公安部主导指挥北京、浙江等省、市公安厅约500名干警,台湾出动相关县市警察局共11个单位,动员500名警力,针对已经锁定的两岸共近百处诈骗集团据点同步进行查缉,逮捕专替诈骗集团洗钱的首脑江永吉、赖坤宏等共122人,缴获现金约新台币6000万元,推估不法所得达15亿元。 台5月失业率降低 台湾“主计处”公布5月失业率为5. 14%,比4月下降0.25YO。“经建会主委”刘忆如表示,5月失业率通常要比4月差,如今不仅失业率下降,劳动参与率也比4月高。为了继续降低失业率,当局未来将大力吸引外资,针对获得投资的产业培训人才。
快乐的儿童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7期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初溪土楼群就坐落于此。 福建省永定县下洋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卢铮辉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个欢快的节日里,伸出你的手,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你! 我喜欢“六一”国际儿童节,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快乐与甜蜜会与我们相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高唱着优美的旋律,沐浴着爱的阳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金色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尽情地倾诉,愉快地歌唱吧! 一年有那么多的节日,有一个真正属于我们;一年有365天,有一天我们最快乐。那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愉快吧! 伴着金色的阳光,在这花香四溢的世界里,让我们尽情地遨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公车餐厅 天下第一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9期 来源:海外星云·时政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餐饮生意的朋友引领下,他亲自货比三家,结果发现蔬菜、肉品在台北中央大市场买最新鲜划算,海鲜则要到基隆鱼市采买。“现在每隔一天,我就会到基隆补货;凌晨1点多收摊打烊,2点多再去挑货;成本和过去让厂商送货
迁徙之痛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流域移到长江流域,北宋末年和清初明末的人口大迁徙,使中国的文化重心南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能人倒是常在各国流窜,希冀把文武艺货卖国君家。按现在的话说,是人才流动。卫国人吴起,先后在鲁、魏、楚统领军队,战功卓著;卫国人商鞅使秦国强盛,为秦灭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家在周王室属地的苏秦以三寸不烂之舌,推销合纵抗秦之术,佩六国相印;楚国人李斯位及秦相,一纸《谏逐客令》千古传颂。 还是这个商鞅,在秦国推行“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老百姓不能随便搬迁,那些愚昧迟钝以及扰乱农事的百姓,没有其他谋生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国发生大饥荒,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也曾下达“民无得擅徙”的命令,将试图外出逃荒要饭的老百姓截回。 之后,除了60年代因重工业战备迁移而举家搬到“大三线小三线”的大量工人,除了“文革”后期上山下乡的1600多万知识青年,绝大多数中国百姓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做一颗“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