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与算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赤成
算盘曾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其寓意划算、精打细算。勤劳俭朴的客家人与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
叫花子打算盘——穷有穷的打算;吃了算盘珠子——心中有数;秤头让人,算盘赢人。这些是客家人较常用的与算盘有关的歇后语、谚语。赣南客家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民歌,这其中有多首
-
客家围屋之乡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关西围
燕翼围
乌石围
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江西龙南县以围屋数量多、规模大、风格全、保存完好等特点,赢得了“客家围屋之乡”的声誉,尤以关西围、燕翼围和乌石围三大围屋名扬世界。
关西围:东方古罗马城堡
关西新围,
-
客家过年习俗知多少?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年初二,大万曾氏族人到大万世居祭祖。
张海深供图
聚焦
你知道过年要准备什么吗?过年有什么禁忌吗?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以客家人为主的坪山也有自己的春节习俗,杀鸡宰鹅、洗浴祭祖,旧时坪山的年味不可谓不浓,那么,坪山客家人到底有怎样的过年习俗呢?南都记者带你去感受一下吧。
“年廿八
-
回味不一样的过年滋味
-
作者:林圳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圳报道:春节长假已结束,咀嚼广州的年味,老广州与新客家感受殊异,老广州在传统习俗的坚守中仍能体会到衰不而竭的过年氛围;而新客家在空城中无所依傍,似难再寻故乡过年的那份隽永滋味。
老广州
热情在民间,热闹在郊外
年节是中国人的集体抒情,不同的人抒写了不同的情绪。大体而言,年味一年
-
休闲到梅州乐趣无穷尽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佛山日报社 付海鸥
一说起梅州,人们首先想到的定是“客家人”,从北方迁徙驻扎此地的客家人,带来了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艺术、民俗以及建筑等,再搭配梅州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形成了客都梅州特有的旅游资源。
日前,记者跟随闽粤赣20家地市党报媒体采访团来到梅州,置身于乡野山中,探访古村落、参观叶剑英
-
“依信草鞋厾到簕”你懂么?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市民在参观完客家围屋之后品尝客家美食。本报通讯员 吴良玉 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日前,由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龙岗区文体旅游局主办的“龙岗客家与民间熟语的故事”活动在鹤湖新居举行。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老师与50多位“龙岗发布”的微博粉丝及市民代表一起游览客家建筑,品尝客
-
客山客水客家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南燕翼围一角。
龙南关西新围全景。
上世纪初,广东一名叫罗香林的学者写了一本关于客家源流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客家”这个概念。从此,分布在赣闽粤边际地区的人,以及与之有着血脉渊源
-
游桥溪古韵 寻梦里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十里桥溪、曲径通幽、平步青云”的迷人风光。
游客在桥溪古韵的继善楼内参观。
清澈的小溪,清凉的溪水,让游客感受到桥溪古韵的天然美景。(连志城摄)
梅县雁洋桥溪古韵景区经过精心保护和开发,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依托青山绿水打造的生态景观,吸引八方游客慕名前往游览。国庆假期,大量游客云集桥溪古韵景
-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
作者:李贵荣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岩武平永平乡中湍村,人口不过千余人,却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村,这里因“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民俗绝技表演而闻名。
每隔三年,农历十月十五,是中湍村的醮会日。这一天,整个村子人来人往,都前来探亲、访友,而最令人兴奋不过的是,村民搬出绝技,让人一睹风采。
上刀山
唢呐、锣鼓、
-
客家迎亲
-
作者:陈留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接亲,赣南客家人叫迎亲,男方叫“娶亲”,女方叫“过门”,在整个婚礼中是一个高潮。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简单的有两人抬的,中等有四人抬的、八人抬的,还有十六人抬的豪华大轿。兴国茶园的花轿是木制结构,一般选用樟木、梓木等木材。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
上页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