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
赣江源头客家莲乡——石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石城县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县。这里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客家民系的发祥地,苏区时期的全红县。由于地处赣闽粤交汇处,这里素有“闽粤通衢”之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成为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散地。峰峦叠翠的武夷山脉,造就了风光旖旎的赣江源头,清泉汩涌
-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千年台”就贴着清光绪年间文人何金甫撰的对联:千万英雄豪杰扭转乾坤显功绩;百十年岁周转忠孝贞节蔚成风。
永
-
中国大陆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对梅
-
作者:钟声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客家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 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
-
俺系客家人俺做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萝卜丝煮鱿鱼汤
豆酱焗蟹
客家咸鸡
本期厨神:钟建梅,客家妹
厨神自述
厨神之路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先抓住男人的胃”
做菜于我来说有个分水岭,那就是结婚,之前我是基本不下厨的。
结婚后,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是有句话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先抓住男人的胃吗,我就算是那种俗女人。
-
客家文艺需要融入现代元素省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举行,市民协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多年来,我市非常重视客家文化艺术的传承,客家山歌、舞麒麟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图片由侯粤春提供
12月1日,由广东省文联、省民协主办的广东省客家民俗文化研讨会在东莞市举行。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当代文艺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
-
“岭南第一大围”“管家”官桂根 撩开始兴客家大围神秘面纱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官桂根(右三)义务为游客讲解大围
官桂根对大围每个细节都细心研究
在始兴县满堂客家大围,有一位经常戴一顶鸭舌帽作免费解说的六旬老人,因其对满堂客家大围的情况如数家珍,对大围的管理、保护和宣传不遗余力,被人们称为这座百年围楼的“管家”。他就是始兴县隘子镇的退休老人官桂根。
撩开大
-
惠府文化是东江文化的缩影 兼容性与亲合性让客家文化和广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东江下游地区,古民居多以梳式布局和醒目的镬耳封火山墙为主要特色,此为位于增城的坑贝古村落。
一个市民在雨中骑着摩托车从东莞桥头的骑楼街穿过。和惠州水东街一样,骑楼是典型的广府文化代表建筑。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重要。原因很简单,水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而
-
山里娃自学泥塑成就客家“泥人刘”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县民间艺术家刘衍声作品挤进全国美展
本报梅州讯(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何志林、陈潮华摄影报道)正在广州广东美术馆展览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展厅里,有一件取名为《新路》的泥塑作品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泥巴塑造了4个只有巴掌大小的客家山村里一家三代喜气洋洋的农民,正围在一台手提电脑前上网推
-
欢聚客家祖地 共叙亲情友情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
-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晚,市委、市政府在闽西宾馆举行欢迎酒会,盛情款待前来参加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的海内外嘉宾。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张铭清,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先生等海内外嘉宾,市领导林仁芳、陈建寿、饶作勋 、王澍珍、张斯良、衷梅英出席了欢迎酒会。
受市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