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焗”:粤西峰村的婚姻与社会建构
-
作者:邹伟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姻 社会建构 妇女 客家 少数民族 村落 焗
-
描述:人数也很有限。在峰村,维持村落秩序的是客家人的社会与文化传统。一个建构与被建构的博弈过程蕴含其中。聚焦这样一个村落情境,立足人们的生活世界,通过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姻制度与地方社会建构之间的关联
-
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
-
作者:唐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民居 历史建筑 再利用
-
描述:兴起的大背景下,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展对梅州地区客家民居建筑的再利用研究,探讨如何让如此众多的客家民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的生活并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和客家传统服务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
-
应用ZMET技术探讨客家电视台员工对於组织发展愿景之研究
-
作者:廖政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播管理 隐喻诱引技术 客家电视 愿景 族群频道
-
描述:第一個專屬客家族群的族群頻道,也是全球唯一以客語發音的電視台。2007年1月1日客家電視台加入台灣公廣集團(TBS)運作後;但客家電視台之營運與預算,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每年依照採購法「標案」性質處理
-
台湾闽南语中日语之考察
-
作者:张柏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闽南语 外来词语 日语 构造形态 变貌
-
描述:,分成「日常・生活用語」、「工作・專業用語」兩類進行問卷調査及分析。第五章則試著修正臺灣閩南語國小教科書中,能保留臺灣閩南語中源自於日語的詞彙,以及在日語教育上能對於此類詞彙加以説明台日兩國語言的使用情形,以期更能達到原詞彙的文化特色及正確使用,另一方面,繼而加以檢討、反省本論文所遇的困境與改善要點之結論。
-
客家人的圩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林作尧
在客家民间的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圩”,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圩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圩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带上钱往圩场赶——这叫“赴圩”。买卖双方完成了交易,带着胜
-
客家四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组诗]
客家山歌
秦腔一路
吼到南蛮之地
开山劈岭
炸响成
客家山歌
仍有高原的高亢
仍带黄河的激愤
粗俗中,客家人的智慧幽默
化作比兴与双关语
在竹板的击节声中
嗒嗒作响
情调多了亚热带
雨季般的缠绵
南海浪花似的温柔
音域更广了,回响
海峡两岸,远至
-
客家四题(组诗)
-
作者:陈俊年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俊年
酿豆腐
相传,在黄河边
包惯饺子
迁徙岭南
难种麦子就种黄豆
逢年过节
就磨豆腐,剁肉馅
添些香菇咸鱼
多了山海气韵
家家剁馅的铿锵
汇成欢快的声势
将酿豆腐的好习俗
代代流传
穷有穷讲究
苦也苦中乐
从包饺子到酿豆腐
客家人
很虔诚地继承
不灵活地创新
-
食、喝与“肚渴”
-
作者:丘桂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
客家人的饮食用语往往不用“喝”或“饮”字,而是用“食”代替,比如食水、食茶、食酒、食粥等;口渴时,纵使嘴干舌燥,客家人也用“肚渴”一语来表达,“渴”与“肚”实乃风马牛不相及,令人费解。
同样,我们还是从语言避讳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旧时,客家人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艰辛,倘若每日能够食上米
-
忆 中元节:客家人的七月半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历7月15(客家地区也有在农历7月12、13、14的)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把它俗称为“七月半”。中元节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农历7月15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