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地名
-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漫笔话客]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这是由于客家人是客居地的后来者,反观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地区,多已为其他民系所占有。所以,从中原南来的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实在是由于情境所迫的无奈
-
客家新故事 朴素的愿望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令洋
暮色时分,我走进村尾许阿婆的家,将其亲戚托我捎的东西交给她。寒暄正酣,门口闪进一人,提着个沉甸甸的篮子。定睛一看,是村口的庆云婶。跟我打过招呼,庆云婶冲许阿婆道:“老嫂子,吃饭没?给你送上点番薯尝尝鲜,下午地里新挖的。”许阿婆脸上绽开朵金黄的秋菊,说:“又送东西来啦,不怕人家吃掉牙齿!”“
-
能让游客懂客家文化很自豪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客家博物馆讲解员周琳
[我的元旦日记]
2011年1月2日星期日阴
早上醒来,天色依旧灰暗,寒气似乎比昨夜来得更凶猛些。在这样的天气里,真希望能在暖暖的被窝里多呆一阵。但今天是我值班
-
黄华华吴伯雄共唱客家山歌传乡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梅情深]
千年榕树共条根,天下客属一家亲。很多人都记得这样一个报道,在去年8月18日,率领广东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访台的黄华华省长抵达台湾新竹县展开寻亲、访友的“乡情之旅”,世界客属总会总会长、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也专程赶来参加“好客‘台湾·广东周’乡谊晚宴”,与广东客家乡亲共叙乡情,两人还
-
29年前歌谣字帖重现当年客家风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东莞厚街新围一村民在整理物品的时候发现了1985年的一份学生字帖,字帖以歌谣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东莞厚街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文化。
21日,记者在新围村李胜年家中,见到这份保存完好的字帖,字帖写的是繁体正楷字,虽然过了20多年,仍然可以辨认:“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门前挂利市,纸炮响连天,鲜
-
广东省客家商会举办首次企业家论坛 同心协力组建“中国客商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19日晚,广东省客家商会宽敞的圆桌会议室灯火通明,客商会会长温纯青召集42位理事以上的企业家精英,举办了首次企业家论坛。
论坛以“神仙会”的形式贯穿全场,各位客商会企业家精英在论坛上互相交流对经济形势的关注点,探讨客商会发展前景,共谋商会发展大计。大家对温纯青会长提出的办会
-
“纵有成就,全是客家乡亲成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伯雄题写的贺词
郑钢坚演出照。(郑丽萍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曾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国际合唱节上亮相的大型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音乐会《交响山歌·客家新韵》,6月11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唱响。这种将客家山歌交响化、实现大俗大雅交融的创意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双重赞誉。而提出这一创意的正是我市蕉岭乡贤、深圳
-
客家诗歌精品大赛获奖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金奖(3名)
生态梅州
(黄朝明)
金堤十里画廊中,潭影悠悠渡小蓬。水喜风梳光潋滟,山因雨浴色葱茏。剑英桥映仙梅丽,人境庐留翰墨浓。旭日江边人缱绻,一行瑞鸽上晴空。
泰英果林场随想
(廖悦章)
龙头企业路康庄,种植经营别有方。果树千株花竞艳,灵芝百棒孢浮香。油茶滴翠高峰顶,铁柿萌青峡谷旁
-
兴宁:客家围龙屋“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宋健军钟小丰特约记者黄佑鹏林东
■境内共有7大类型围龙屋,3000多座的存屋数量占梅州“半壁江山”
■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49座,建筑历史500年以上的89座
并蒂莲式围龙屋———永和大成村张屋
杠式围龙屋———福兴瑞征围
建筑最精美的四点金式围龙屋——
-
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悦平
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汉民族客家支系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淳朴的客家文化为我市当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提供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应充分弘扬和提炼客家传统文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一、充分弘扬客家道德传统文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