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名城”入目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丽芸特约记者傅亮 一座座客家围屋修葺一新,各显特色欢迎八方宾客;客家民俗文化载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多样艺术形式展现其魅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处处彰显客家元素和气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日益红火,富了农民口袋,带来经济效益……走进龙南,一座“客家龙南”、“客家名城”清新入目而来,令人陶醉。
-
寻访客家民居20年 只为记录独特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赶鹅的老人。(翻拍)
一群妇女戴着客家凉帽在劳作。 (翻拍)
惠阳秋长会龙楼。(翻拍)
今年4月,马春玉拿到了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
今年4月,65岁的马春玉拿到了中国视觉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个人摄影专辑《客家乡情》,20年的民俗摄影积累终付梓问世。马春玉老家在辽宁,虽然不
-
激活客家,重塑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迎春
【李迎春】请问黄教授,您是如何走上客家文学创作道路的?客家这个身份对您的文学研究和创作有什么影响?
【黄发有】我从小就对写作有浓厚兴趣。虽然本科主修经济学,但是在工作多年后,我还是弃商从文转而攻读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读中文系就是搞创作,后来才明白搞错了,中文系的主要目标是
-
唱响客家品牌 促进文化繁荣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曾凡 位于赣粤边际的龙南县,客家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高雅独特。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龙南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江西旅游强县”为目标,以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准则,着力打造“客家龙南”、建设
-
客家猪倌的龙门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胡怀军 1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乡村猪倌,养了两年猪,亏了8万元。 而今,他创办的龙树门业已经成为央视上榜品牌,龙树钢木门销量占据华南第一、全国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套龙树门卖出。他的目标是
-
原汁原味的客家小镇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
永定的客家土楼
长汀有“客家大本营”之称
梅州美景
▲叶剑英纪念园
典雅的客家围龙屋、灿烂的客家文化、古老的客家方言……客家作为神秘而坚韧的汉族民系,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独特的建筑、文化、民俗等立体画卷。客家人也以其敢于闯荡善于闯荡的拼搏精神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
客家女30载收藏数千文物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梁小玲办起客家文化博物馆
梁小玲仔细打理着收藏的客家民俗文物。
各种纸币。
清代陶瓷。
精致的杉木床。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
每天清早,年逾五旬的梁小玲都会来到她在坪山大万世居开办的客家文化收藏馆,仔细打理着她30多年来收藏的客家文物。在她的眼里,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藏品都
-
客家菜吃的就是那股乡野的味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菜扣肉。
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曾亮超摄
“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这些都是普通的家常菜,那股原汁原味的乡野风却让人吃了久久回味。”李云忠感叹道。李云忠来自广州,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的心,对吃很有研究,烧得一手好菜,属于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男人,由于女朋友是客家人,李云忠采取了“厨房
-
神秘的客家家族史吸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来梅探究 把“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龙升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时采访李国泰先生
■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文/赖俊权
[传真]
■核心提示
一个弱小的异地女子,何以会远涉重洋来到客家农村,又何以会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她是怎样和当地村民交流相处的?她叫龙升,一个钟情“口述史”并把它引入客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