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东蕉岭南磜石寨村 闽粤交汇处的客家古村落
作者:孙霄 张新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交汇  古村落  岭南  西南地区  自然风光  福建省 
描述:的客家农耕文化的典型。马山巍然屹立,石礤河则象一条曲折蜿蜒的丝带滋润和浇灌着这片沃土。村寨不仅有千年古榕和古塔,也有马山祖祠和祖屋碑志。然而,最让人意外的是村寨中保留至今的明清时期有纪年的两座客家方楼
大型客家传统围屋“鹤湖新居”
作者:黄方生  期号:第10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  客家民居  围屋  传统民居  客家民系  客家民俗  心理素质  生活配套设施  历史贡献  旅游开发价值 
描述:和斜坡屋顶的基本格调,又具有客家民居的以厅堂为中心、布局主次分明和左右对称的特有风格:既是居民赖以生存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又是居民抵抗暴力和防御野兽的主要阵地。不愧是体现客家民性、风俗、文化的典型
赣台客家一家亲
作者:何晞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报社  日报  情感交流  杂志  主编  采茶  北京  联谊会  协会 
描述:。古时赣南青峦叠翠 ,沟壑纵横 ,人烟稀少 ,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相对封闭的地势形成巨大的独立生存空间。这样的生息环境 ,对惶惶不安的南迁流民来说 ,无疑是个“世外桃源”。历史上 ,赣南是接受自北南迁移
統治初期日本人之臺灣客語學習-“廣東語”“臺灣土語叢誌”的
作者:羅濟立  期号:第23期 来源:東吳外語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統治初期  客語之學習  客家話假名  四縣客家語  海陸客家語  四海話 
描述:。而雖然客語假名大致上都能正確地轉寫客語的音韻體系,但由於尚處於模索試行階段,仍可發現不少表記上的不一致現象。另外,從假名表記綜合考察,得知「第一節單語」所反映的楊梅客家方言並非典型之四縣音,而是參雜了許多海陸方言的一種「四海話」。
谢天良:“法”助他人“搏”写人生
作者:杨舒霞  期号:第7期 来源:杰出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谢天良律师生于香港长于香港,身上却带有典型的客家人的精神风貌,热情洋溢,刻苦勤奋,坚定执着。他的父亲从家乡丰顺于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故而不难理解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客家人的精神与风范,这也是客家人
永定土楼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作者:田夏  期号:第12期 来源:情感读本·文明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游历的第一站,这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湖坑镇新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小村庄。刚刚下完一场大雨,雨后的田野格外清新。一条小溪在衍香楼前潺潺流过,几只小黄狗在溪边嬉戏,一切都显得安详而宁静
台湾客家方言「系」字句之探究
作者:黄美鸿 郑萦  期号:第16期 来源:语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系字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焦点标记  客家方言 
描述:种句式中的「系」,它最基本的功用都是肯定的标记,是「判断动词」。(二)以笔者看來,「系」字句可以作为客家方言中一种典型的句式,属於「句法、语义、语用」范畴的。(三)「系……毋系」格式是一种超出单句范围的焦点强化方式,是客家方言中一种很有特色的焦点强化方式。
统治初期日本人による台湾客家语の学习:「广东语」『台湾土语
作者:暂无 期号:第23期 来源:东吴外语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统治初期  客语之学习  客家话假名  四县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日本统治初期  客家言吾の学习  客家语かなづかい  四県客家语  海陆客家语  四海话 
描述:的汉字表记也和今日多所不同。而虽然客语假 名大致上都能正确地转写客语的音韵体系,但由於尚处於棋索试行阶段,仍可 发现不少表记上的不一致现象。另外,从假名表记综合考察,得知「第一节单 语」所反映的杨梅客家方言并非典型之四县音,而是参杂了许多海陆方言的一 种「四海话」。
英德现存46座客家四方围楼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英德讯 (记者曹菁 通讯员范桂典)英德的客家人约占70%,客家传统的围楼在这里还保留有多少呢?据悉, 在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英德市普查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503处,其中包括46座特大的“四点金”客家四方围楼,这将为研究地方客家建筑文化和民情风俗提供翔实的数据。  据了解,英德市内发
变梅州城乡为客家文化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浓客家小镇处处有文化、处处是景点,整个镇都是旅游区。 梅州具有最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像侨乡村、桥溪村、茶山村等古村落,完全可以向美浓学习,通过造景、造势、“造谣”,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游,变梅州城乡为客家文化大观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古镇古村的导游队伍也可以依托群众力量,打造原生态特色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