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
作者:周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崇文重教 客家 形成 发展 作用
-
描述:崇文重教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客家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它对于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作用;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推动客家民系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保持崇文重教的传统对于客家族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美浓地区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对客家饮食文化的认知及饮食行为之
-
作者:陈玫如 李宁远
期号:第3期
来源: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 世代 饮食认知 饮食行为
-
描述:文化認知調查表」及「飲食行爲調查表」等研究工具蒐集資料,並運用敘述統計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檢定與分析,期望研究結果可做爲推廣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認識之參考。研究結果發現:美濃地區不世代
-
客家戏曲的传承:以文化递传史观的讨论
-
作者:林晓英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戏专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戏 采茶戏 改良戏 文化递传
-
描述:一直处於持
续发展的状态。
基於此一史观,客家戏曲持续衍仕发展,各阶段样貌不尽相同,当客家戏曲纳入正
规艺术教育一环之时,若能於课程教学之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不同时代客家戏曲的特色,
以及影响其发展
-
台湾客家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研究
-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6期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 茶文化 客家茶 茶产业
-
描述:浓厚的礼俗精神,其内涵常藉由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加以呈现。本文旨在探讨台湾客家饮食文化中的茶文化,彰显台湾客家餐饮中的饮茶文化,并进而指陈未来台湾客家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
喧嚣后的静寂-洛带客家文化产业群体现状研究
-
作者:肖卫东
期号:第562期
来源:商场现代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客家 文化产业 艺术 现状
-
描述:洛带是四川成都的著名客家古镇,近年形成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我们针对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在文中就洛带现在保留的文化艺术门类及艺术团体普查的基础上对洛带客家艺术群体活动及其它相关艺术活动进行分析,对洛带今后的文化发展提出了简要的建议。
-
性别与社会分工:以梅县客家妇女为研究重点
-
作者:侯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妇女 性别 社会分工 梅县
-
描述:广东梅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旧时的梅县客家妇女,秉承了客家人的美德,吃苦耐劳,崇尚文化,尊老爱幼,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外耕田割(艹鲁),在家侍奉父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而男人则或出外谋生或读书习文。时至今日,梅县客家妇女仍是生产劳动的主力军,家庭事务的主心
-
台湾地区客家武术探微
-
作者:罗凤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武术 西螺七欠 浮罗山区 朱家教
-
描述:圍主要是以新竹芎林及雲林詔安客家地區作為主要研究討論對象。臺灣地區客籍同胞主要分佈地區,即桃竹苗、高高屏及花東地區,其中又以桃竹苗人口數較多,而雲林大西螺地區則是中部地區較為特別的客家人口集中處
-
龙岩客家话
-
作者:林忠成
期号:第11期
来源:城市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龙岩 客家 喀斯特 龙岩市 聚居地
-
描述:福建龙岩是个有意思的地方。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据说龙岩市名便由此得来:又因其地处福建西部,而福建又称“闽”,所以龙岩市也称为“闽西”。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聚居地,
-
东江文化的特色与形成
-
作者:高钟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江文化 移民 客家
-
描述:东江文化,即广州以东之珠江流域特有之文化.东江文化是在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古越文化与中原移民,特别是唐宋之际从中原南下的客家移民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因为客家为东江流域最大的族群,其原栽的中原文化高于移入地之文化,故而东江文化带有鲜明的客家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的.
-
太平天国官制的基本原则与前后期变化
-
作者:王明前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官制 客家 贵族特权
-
描述:太平天国官制是太平天国以客家人为主要精英阶层的社会结构的反映,旨在强化广西客家“老兄弟”的世袭贵族特权。杨秀清有意识强调官爵的特权性质而弱化具体职任。后期官制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贵族阶层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天京朝廷与地方诸侯权力斗争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