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347)
报纸(6267)
图书(1709)
学位论文(1253)
视频(467)
会议论文(349)
图片(44)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347)
报纸 (6267)
图书 (1709)
学位论文 (1253)
视频 (467)
会议论文 (349)
图片 (44)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5(482)
2014(12561)
2013(1280)
2012(1313)
2011(1291)
2010(1114)
2009(694)
2007(363)
2006(1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3)
客家研究辑刊(601)
农业考古(82)
方言(47)
中国语文(1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
语文研究(7)
台湾日本语文学报(3)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08年3月24日,在解放思想大潮中,梅州成功召开了一场让全广东感到震撼的“绿色崛起”高峰论坛,在专家、学者、传媒的共同努力之下,绿色的经济生态,绿色的政治生态,绿色的文化生态,绿色的社会生态成为论坛最热议的话题,一时间,梅州山区被浓郁的绿色崛起氛围沾染得春意盎然。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这次高
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即将举办
作者:陈良锦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筹备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7月9日至11日,我市将举办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 据了解,7月2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大会将在加拿大 魁北克举行,届时将讨论并公布中国福建土楼申请列入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
作者:王水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客家诗歌  诗歌创作  民俗风情 
描述:不管其使用了何种语言,只要其描绘了客家地区的风土民情,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都是客家诗歌;非客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只要其内容是关于客家地区山水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也属于客家诗歌。 清代汀州是客家人在福建的集中居住地,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涉及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研究领域。从清代汀州客家文人群体及其诗歌创作情况分析,清代汀州出现了一批较知名的文人作家,主要有长汀上官周、黎士弘,宁化李世熊、伊秉绶、黄慎,连城童能灵,上杭刘坊、邱嘉穗,武平林宝树,永定廖鸿章等人,他们创作的诗文水平较高,一些文学作品在当时的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创作出了独具特色,在客家地区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客家方言诗。 文学有地域性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众多学者的认同。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清代汀州的山水景物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汀州客家诗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山水景物诗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汀州富有特色的山水名胜,体现出的风格特征也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与客家方言的联系是客家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清代的汀州地区出现了纯客家方言诗歌,以林宝树的《年初一》为代表,这首诗歌无论从文化影响、语音特点,还是从叙述内容上分析,都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清代客家诗人严格依照佩文韵所创作的诗歌,有一些用现在通行的普通话读来不押韵,但用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的客家方言读来则是朗朗上口,句句押韵。大部分客家诗歌的创作者都是客家人,他们生活在客家地区,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把客家的方言俚语,地方风物化用入诗,形成独有的客家地方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其中具有明显的两大极端,即雅与俗的两大方面,雅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蕴涵的忠孝、节烈思想和理学趣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思想。俗的方面体现在诗歌中描写的客家地区民俗风情方面的内容,单纯地叙述某个地区下层民众的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正是这种极雅的思想与极俗的内容在诗歌中并存的局面成为清代汀州客家诗歌中的又一大特色。 从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创作成就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种多样化说明了清代汀州客家诗歌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并且,这些创作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清代汀州的自然人文环境相关的,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创作成就。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既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地域性特征,正是汀州多山而温润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理学思想,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中原古音为主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0年漫漫“申遗”路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
作者:赖初源 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二 ○○ 七年八月三十日,联合国“世遗”专家荻丽玲(右二)教授,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到永定考察。 刘永良 摄 古朴、雄浑、美丽的土楼终于打动了世界。在第32次世界遗产大会上,2008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唯一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力的“福建土楼”终于闯过了世
8旬夫妇成惠州新客家 两老为照顾外孙女从新疆来惠生活七年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丁泽林(右)、王德芳夫妇本报记者范春莉 摄 ■ 本报记者范春莉 在惠州的“新客家人”中,有不少这样的老人——— 为了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从家乡来到惠州。家住市区东平长湖苑年近八十的丁泽林王德芳夫妇就是这样的 “新客家人”。2000年,丁泽林、王德芳老人为了照顾出生不久的外孙女,从新疆来到惠州。
新老客家聚一起乐度晚年随子女来惠州定居老人融入惠州环境,生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下午,吴文腾在市老年大学创作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丘思远 摄 “我们这帮老人在惠州生活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唱歌跳舞写字绘画都能结识一大帮友人,惠州本地人个个都很热情。‘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这句话我有深切的体会。”江西省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文腾老人2006年随儿女到惠州
河源:千年古邑迎来客家文化盛会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和务实等岭南文化特性,在赵佗时代呈现雏形,并在此后2200多年间,融入客家人的血液,使之成为全球客家人
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隆重开幕 畅叙亲情乡
作者:陈发胜 王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研讨会开幕式现场。王毅 陈发胜 摄 本报讯  畅叙亲情乡情友 情,共话两岸和平发展。昨日上午,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和龙岩市委、市政府主办,龙岩市台办、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在我市隆
长汀:打好客家牌生态牌
作者:陈天长 陈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昨日,长汀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就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组到长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并提出打好客家牌、生态牌等三方面贯彻意见。 一是进一步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跳出长汀看发展, 融入海西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形
上页 1 2 3 ... 6 7 8 ... 55 56 57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