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74)
期刊(1143)
学位论文(254)
图书(180)
会议论文(37)
视频(1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74)
期刊 (1143)
学位论文 (254)
图书 (180)
会议论文 (37)
视频 (18)
按年份分组
2015(21)
2014(1472)
2013(380)
2012(485)
2011(446)
2010(379)
2007(95)
2006(60)
2005(21)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111)
韶关学院学报(11)
嘉应大学学报(6)
福建党史月刊(5)
山西建筑(3)
三明学院学报(2)
岭南学刊(2)
四川物价(1)
搏击(体育论坛)(1)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钟声宏 周永章  来源: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梅龙赣客家聚集区是世界上客家人居住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位于广东、福建、江西三个行政省的边缘山区。该区内地理条件相似,地域毗邻,文脉相通,血脉相联,文化均质,共同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客家经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客家学院挂牌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杨赐文)日前世界客都梅州嘉应学院隆重举行客家学院挂牌仪式。客家研究和客家文化教育是嘉应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多年来,嘉应学院在客家民俗与方言、文学与艺术、社会与经济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佗城的考棚。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龙川孔庙大钟。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关于赵佗龙川故城究竟在双江牛颈岭上还是佗城的学术讨论在广东省史学界激烈地进行着。10多年过去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已经勿庸置疑。从那时起,广东省的龙川县,就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
惠府文化是东江文化的缩影 兼容性与亲合性让客家文化和广府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东江下游地区,古民居多以梳式布局和醒目的镬耳封火山墙为主要特色,此为位于增城的坑贝古村落。 一个市民在雨中骑着摩托车从东莞桥头的骑楼街穿过。和惠州水东街一样,骑楼是典型的广府文化代表建筑。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重要。原因很简单,水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而
岭南文化三人行·深圳客家围屋 石屎森林中 堪忧“活化石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深圳在岭南历来被看作一块文化飞地,与周遭浓浓的“粤”味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星罗棋布的厂房工地间,这里却隐藏着200多座传统客家民居,这些“石头的史书”书写着鹏城与岭南的文化血脉。可深圳发展的车轮越转越快,这些“活化石”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深圳现存的200多座
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试演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冯悦 陈以怀)昨晚,深圳原创客家舞剧《大围屋》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公开试演,该剧由龙岗区投资1000万元打造,作为文博会艺术节三大本土剧目之一,将在文博会期间正式上演。昨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剧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受到媒体关注。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福建土楼之都 客家故里永定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朋友,你去过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吗?那煌煌气势,出天地之表;巍巍雄姿,夺造化之工。砥砺千秋,经巨灾而不毁;风云百代,历沧桑而不衰。山隐楼形,楼倚山势,相互点缀,辉映成趣。远观似岚光山色中升起的海市蜃楼,近看则好似传说中的仙山琼阁。更兼永定景明物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俊彩星驰。据永定县志所载,历史上各朝
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今日拉开帷幕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河源讯 (记者秦仲阳、曾焕阳 通讯员刘石妹、黄少立)昨晚,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客家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迎宾音乐会在河源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此同时,“2008河源客家美食
善良勤劳包容热情客家精神与圣火同辉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包容性强是惠州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方炳徐 实习生黄景华 摄 市民对圣火在惠州传递抱有极大热情。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这几天,宏斌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他在QQ群上将惠州的内蒙古老乡组织了起来,为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传递呐喊助威。 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新客家,宏斌说他对惠州的
上页 1 2 3 ... 6 7 8 ... 16 17 18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