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东江时报>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龙川佗城承载2200余年沧桑 南越王赵佗引导中原人与南越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0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607版(感谢惠州·感...)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挂接】

【全文】

佗城的考棚。

佗城的考棚。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佗城内修缮一新的学宫。

龙川孔庙大钟。

龙川孔庙大钟。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越王井至今保存完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关于赵佗龙川故城究竟在双江牛颈岭上还是佗城的学术讨论在广东省史学界激烈地进行着。10多年过去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已经勿庸置疑。从那时起,广东省的龙川县,就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而广为人知,成为广东省首批11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如今,我们一进入龙川,便如打开一本记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书。这本现代与传奇交融的历史书,正在通过赵佗古城的沧桑、霍山的雄奇、枫树坝的坦荡、七峰山的秀美、客家民居的古朴……向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喜的传奇故事。

龙川

东江入粤第一县

要讲述龙川的历史,得先了解东江的形成与演变。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东江就没有龙川,而没有龙川,东江将丧失今天为我们所称道的古朴和神奇。

元代正式出现“东江”名称

有史可据,早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东江被称之为涅水,隋代称循水,唐代称循江和河源水,宋代则称龙川水和龙江。到了元代,东江一名才正式出现。在明清时期,东江又被称之为龙江,在清乾隆《归善县志》和光绪《惠州府志》中,均有“东江古称龙江”的记载。

从今天的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龙川之于东江的重要性。无论是从寻乌亚髻钵山流出的寻乌水,还是从安远三百山流出的定南水,都在广东境内第一时间流入龙川,两支河流在枫树坝库区汇合后,再往西南方向蜿蜒流向河源、惠州、东莞等地。

秦三十三年始置龙川县

东江为龙川带来了繁华的人类文明。早在新石器时期龙川就有人类活动,据《尚书·禹贡》记载,古龙川属扬州南境,周初藩服,春秋为南越,战国属楚,曰百越。秦平南越后,中原汉族居民逐步南移迁徙龙川与当地越民杂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 (公元前214年),始置龙川县,隶属南海郡,使龙川为全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置县之初,疆域辽阔,包括现在的龙川、五华、兴宁、河源、和平、连平等县境,以及新丰、陆丰、紫金、寻乌等县的部分地方。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后,龙川县地曾多次析置新县。自明嘉靖至今,县境疆域基本上稳定下来无大变动。据龙川旧志载龙川“居郡上游,当江赣之冲,为汀潮之障,则固三省咽喉,四周门户”为“水陆之要道”。旧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时,循州析置祯州(惠州古称),移循州治于此,州县并存达400余年,为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素称岭南古城。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龙川与惠州关系非常密切。新中国成立后,龙川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委员会,1956年属惠阳地区专员公署,直至1988年,龙川才与惠州“分家”。

佗城得名于秦军将领南越王赵佗

到过龙川的人都知道,龙川县城有新县城和老县城之分。所谓新县城就是今天龙川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老隆镇。1949年5月14日,龙川宣告解放,同年6月1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在老隆镇的福建会馆成立,从此老隆镇就成了古时县治所在地。与此同时,历时2000多年的老县城——— 佗城镇才结束了县治历史。

赵佗率秦军入南越称王

2000多年的历史在佗城镇留下了什么,其答案不言而喻。据《龙川县志》所载,佗城是岭南最早设置的古龙川县城,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直至1941年,当地政府为了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才改名佗城沿用至今。

赵佗何许人也?翻开有关惠州和河源的史志,均能找到赵佗的记载。《史记·主父偃传》记载,赵佗在秦军第一次南平百越时就是秦军的主要将领。公元前222年,赵佗率大军进入岭南东线作战,因为得到了当地越人的支持,赵佗在南越建立了稳固的政权。公元前214年,秦南平百越后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战功显赫,赵佗也就成了龙川的第一位县令。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赵佗看天下世局动荡,遂自立为南越武王,一代枭雄 “南越王赵佗”就由此而来。

赵佗自立为王后,为了达到统治的目的,实施了一套和绥百越的政策,其中包括任用南越族上层人员为官,并推广中原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建池凿井,发展贸易,使龙川的经济和水利开发都有所发展。有专家考证,赵佗在汉初实施的建池凿井等举措,有可能是开了东江流域水利建设的先河,自此以后,东江流域才逐渐有了筑堤防洪、引水灌溉等水利设施。

开客家先民南迁入粤先例

如果你要研究粤赣地区客家民系的迁徙史,那肯定不能错漏对龙川的考察。唐朝进士韦昌明(龙川人)所著的《越井记》这么写道:“秦迁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所谓“秦迁中县之民”的史实,就是发生在赵佗成为龙川县令之后。据专家考证,当年秦始皇为了开发岭南,除了命令攻占岭南的军人长期驻守岭南外,还下令将数十万“罪人”发配到岭南。同时,赵佗为使驻军能在岭南安家落户,曾向秦始皇“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最终秦始皇“可其万五千人”。

所谓数十万“罪人”,其实多是被秦所亡的贵族、官吏以及 “赘婿”、“贾人”以及1.5万 “无夫之女”,这些人就成了首批移居岭南的中原人。他们被迫到岭南来,以罪犯的身份与土著的南越族人共处,从事艰辛的劳动。原本也是中原人的赵佗 (今河北真定县人)又是一位有魄力、有治国才华的英雄人物,他不但没有歧视南越土著人,而且尽力于“和辑百越”,引导中原人与南越人和睦相处,鼓励彼此通婚,加速了汉越融合,为两晋时期大批客家先民进入岭南与土著越民通婚开创了先例。

关于客家渊源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在东晋时期,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赵佗在岭南打下的基础,客家人历史上第一次大迁徙,将更加艰辛和残酷。

中原文化在龙川水乳交融

秦军在佗城与南越族人的同化,使得现今仅有4万多人的佗城镇,就有179个姓,其中小小的佗城村就有140多个姓,这在国内极为罕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足以证明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强烈交融。

一个最有力的物证是,佗城镇有一座建于清顺治七年的孔庙,亦称学宫。在中原文化里,孔庙是历朝公祭孔子活动的庙宇和管理儒学的所在。有史料证明,龙川的教育始于先秦(公元前221年前),著名学者霍龙的祖先自吴迁越,世居龙川。霍龙学崇周孔,传播中原文化,龙(龙川)人之学受其影响很深。

龙川建立学宫的历史始于唐代,当时龙川学宫尊孔读经的习气已成为时尚。直至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佗城镇学前街建起了今天的学宫。当时学宫的建筑规模十分宏大,占地面积已达7000多平方米,由照壁、长廊、金水桥、大成殿、尊经阁、演武厅等十数个建筑物组成,历时数十年才完工。

历经300余年的风雨沧桑后,佗城学宫已几近崩塌。2006年5月至8月,为了保护文物,发展龙川旅游,龙川县委、县政府投资数百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学宫的大成殿和尊经阁实行重修,以及对明伦堂进行拆建。修建后的学宫古朴大方,庄严肃穆,昔日孔学的辉煌得以再现。

与得以修缮的学宫相比,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考棚就没这幸运了。所谓考棚,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地方。自建考棚后,龙川每年科考均在此进行,场面热闹非凡。当时河源、和平、连平、紫金、兴宁、五华等县的不少文人都到此赴考。有专家考证,龙川考棚是粤东北地区现仅存的科考场所,这为研究明清时的科举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龙川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使龙川旧时科举成绩斐然,据统计,自唐宋以来,龙川有进士28人,举人112人,秀才更是有2000多人。浓郁的儒学文化使龙川佗城增添了厚重的神韵。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特派记者付海燕 严艺超 廖桂旭 方炳徐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