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诠释地名溯源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瑞
我对地名的钟爱,最先缘于广泛流传于赣州老城区百姓中的一些地名民谣,如“三山五岭八景台,十个铜钱买得来”“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一(夜)光山、二码头、三潮井、四(慈)姑、五道庙、六合铺、七姑庙、八角井、九曲巷、十(世)臣坊”“大码头的水、二城门的风、营角上的嘴、大庙里的神、光孝寺的钟、东门
-
宁化客家迎五谷神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在客家春节习俗中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习俗,那就是宁化客家祖地的石壁镇陈塘村的抬五谷神。
正月初七,寒风肃杀。我和几位朋友顶风冒寒来到位于宁化西部 20公里的陈塘村。一进村,耳畔便传来喧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让人感受到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村民告诉我说:“今天刚好是村里的漾期 (亦叫会期),等
-
走进美丽的客家古村落
-
作者:缪德良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到梅州旅游,笔者觉得最值得旅游的是那些美丽的古村落。
在梅州,至今仍留存着许多古老的村落,据悉,经省级命名的古村落就有26个,其中国家级命名的2个,是梅县的茶山村和侨乡村。这些古村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了沧桑岁月,走过了几百年的风霜血火,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它们犹如一颗颗
-
到良井来一趟客家文化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霞角村古老的客家围屋内,如今杂草丛生。
闲暇时到一个幽静的地方走走,是不少都市人的梦想。离市区只有20余公里的惠阳区良井镇,就是一个寻幽探古的好去处。400余年历史的甘泉古寺,与参天古树
-
台湾客家乡亲们,我们来了
-
作者:林靖东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记者 林靖东 张燕娟 燕子/文 陈巧思/图)七月流火,红衫映朝阳。
参加2013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的大陆青年,身着火红的“七夕牵手会”文化衫,乘坐华信航空AE992航班,于昨天13:35抵达台湾桃园机场。从这里,他们将开启“宝岛客家欢乐行”,一路寻爱,一路欢歌。“哈
-
看赣南围屋读客家历史(上)
-
作者:李胜雄郭玉玲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渔仔潭围一隅。郭智勇摄
陈联围屋一隅。温礼明摄
龙南燕翼围。(资料图)
村民在围屋内磨豆腐。蓝玉林摄
编者按:
在赣南的山山水水间,坐落着不少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东方古堡,它们或沧桑等待、或沉默静守,成为历经岁月的客家人留存在这片土地上极具客家特色的实物载体之一。时间这双神奇的
-
在赣南,保护客家文化渐次展开(观察)
-
作者:陆培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时光回溯到1700年前,有一群从北方长途跋涉的脚步在这儿止住,脚步的主人从此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就是我国客家的先民,为躲避中原的战乱,命运之神又让他们选择了扎根赣南。
从此,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耕读传家,用客家人独有的文化方式,熏陶和哺育着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
-
客家风情走进大芬美术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参观展出作品。本报通讯员 冼余汉 摄
本报讯 记者陈遥、通讯员朱晨然报道:5月31日,《客家风情——南岭村油画写生作品展》在大芬美术馆拉开帷幕,精选的100幅作品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尽展客家风情。
此次画展展出的都是大芬油画村的本土艺术家赴南岭村采风写生,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
-
海外華媒品客家風味賞華僑之鄉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參訪團一行在恐龍博物館合影
「2013海外華文傳媒探訪美麗廣東行」高層採風團於30日參訪素有「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恐龍故鄉」之稱的河源,次日抵達人文素揚的華僑之鄉、「世界客都」梅州,感受地道客家文化、品嚐客家風味。作為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大多數都是首次來到客家地區,對當地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產
-
坪地客家民居“养在深闺”
-
作者:陶清清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淹没在钢筋水泥中的客家围屋。周游 摄
坪地低碳城附近的一处客家围屋和碉楼,已经破败,保护刻不容缓。
周游 摄
不久前,龙岗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大计。10月16日,本报以《龙岗欲造深圳“客家之都”》为题,报道了龙岗打造“六区一都”建设文化城区的设
上页
1
2
3
...
6
7
8
...
33
34
3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