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27)
期刊(771)
学位论文(171)
图书(74)
视频(34)
会议论文(2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27)
期刊 (771)
学位论文 (171)
图书 (74)
视频 (34)
会议论文 (2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35)
2014(1040)
2013(345)
2012(319)
2011(296)
2010(247)
2008(122)
2007(55)
2006(38)
200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9)
福建乡土(7)
炎黄纵横(5)
大众文艺(5)
中外建筑(3)
住区(3)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2)
教育文化论坛(1)
连城县印刷厂(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客家文化名——夏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始建于宋代的戚氏宗祠至今保存完整。 雕梁画栋的谢氏宗祠。 精美的石窗透出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客家文化名赣县湖江镇夏浒建筑群。 挺立在村口的南洋金鸡纳霜树树龄已有100多年。 谢瑞年 记者郭智勇 杨晓安文/图 夏浒,赣县湖江镇的一个千年,坐落于赣江边上的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氏祖祠里的木制牌匾,左看是兰桂腾芳,右看是金玉满堂,中间看又是诒远堂。 ↑罗冈围保存了原来的整体结构,房屋排列整齐。 ←范和村的谭公圣庙香火鼎盛,右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绸带,老人们爱在树下纳凉。 ←范和小学建于民国,校内的这栋建筑材料由香港运来,至今仍然十分牢固。 ←
滨海范和村犹存饭箩形难改古时风
作者:万明 陈伟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历史至少600年,明清古建筑数百间,山海城田2万多亩,居民12000多人,杂居50多个姓氏,这便是范和村的时空含量。这个惠东稔山镇南部的滨海称“饭箩冈”,相传因地理形似饭箩得名,经逐渐雅化而改称“范和”。数百年来,这里登山可樵,出洋能渔,拦潮晒盐,富甲一方。时至今日,范和村仍旧以其大、民富
增城一两间吴姓祠堂其中一间具有客家风格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同宗 城 同 吴氏宗祠:花都区赤坭镇竹洞蓝珠自然一队,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占地面积353平方米。 吴氏大宗祠: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3号之二,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2003年修复,占地面积510平方米。 荫轩吴公祠:增城市荔城街三联村隔水龙自然。始建于清代,建筑占
静守往昔的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密溪全景。 进入谨光鼎臣合祠的八字门楼。 赵丽春 杨锦辉 宋玉琳文/图 在离瑞金市九堡镇北偏东12公里处的凤凰山下,有三条小溪流经片汇合于环溪水库,诗有云“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这个美丽的千年就是密溪。 据《瑞金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南宋咸淳
客家邑崇文重教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電視台記者在採訪《美洲商報》何國禮社長 海外華人媒體在河源的最後一站是「千年縣」佗城。佗城為秦朝嶺南四大邑唯一一個保存最完成的古城,素有「秦朝邑、漢唐名城」之美稱。而佗城亦有一處不得不提的歷史遺址便是佗城學宮。 據文物專家考證,在全國可查考的204座學宮和14座考棚中,只有河北
客家围屋的大观园
作者:伍世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厅九井”的南华又庐坐落在侨乡村的田野中,鼎盛时这里有数百人居住。CFP供图 梅州 侨乡村 位于梅州麓湖山脚下的侨乡村,是一个美丽淳朴的古老村庄。她沿着弯弯曲曲的侨乡河逶迤而建,民风淳朴、景色秀美,无处不在的客家遗风则诉说着这里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志 侨乡村被誉为“客家世界第一
六百年客家民居“大观园”
作者:袁丁 范琛 甘超强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司前。高笑 摄 蜿蜒曲折的忠信河,从河源市连平县境内的忠信镇缓缓流过,向南汇入韩江支流船塘河。在忠信河下游,有一处客家人聚族居住的小村落——司前。历经六百年风雨,司前仍保留着完整
客家人的清明节
作者:康泽辉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清明节,在重视传统民俗的客家人眼里,十分隆重。昨日,龙岩市长汀县馆前镇严坊的严氏宗祠堂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清明节民俗活动。龙岩不少严氏子孙,从上杭县、武平县赶来,和老家人一起缅怀先祖,再聚堂吃酒。 添丁的人家,赶早做出了米粿。这是客家人清明才吃的小点,添丁的人家拿到了宗祠堂内,发给严氏子孙
英雄客家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霞 摄 陈留弟 离兴国县城大约七里,有一座,村头的右边是蜿蜒连绵的山峦,远远望去影影绰绰。左边是一条叫水的大河,河水有节奏地拍打着堤岸,飞溅起串串晶莹的水珠。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村口码头上,十八级红石台阶从岸上铺展到河面。山水环抱的村庄中,散布着十八口池塘,或大或小,或圆或扁。 十八级